基于循环经济的安徽外贸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来源 :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安徽省发改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循环经济的背景下,要实现安徽省经济与对外贸易良性互动,急需从战略上统筹考虑如何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论述了循环经济的特征及其与线型经济的区别的基础上,分析了循环经济下安徽省对外贸易的环境,并提出了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协调安徽省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关系,以实现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正确认识循环经济与安徽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关系;调整安徽省产业政策、产业结构,逐步改变资源型出口导向战略;确定优先发展循环经济的对外贸易部门,实施有重点、有秩序的推进;建立和完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尽早实行环境成本内在化制度。
其他文献
税收作为重要经济杠杆,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现行的税收政策看,税收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尚不健全,调节也缺乏弹性和力度,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文章将收税对循环经济发展作用的定位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措施时,应坚持税收政策体现生产效率和生态效益,以及体现资源利用中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两项原则。在现阶段,税收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主要存在手段单一,调节缺乏弹
安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随着该省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针对这一挑战,必须树立新的资源观,即通过对矿业活动物质链和价值链的调控,综合运用规划、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着力优化资源利用布局和结构,提高矿业利用和技术经济水平,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增加矿产资源储量和可利用量,扩大矿业循环经济源头;着力开发矿山废弃物和尾矿的利用,实现矿业循环经济的负反馈机制,促
矿产资源开发推动了安徽省经济和社会的稳步发展,矿业经济已经成为该省工业体系中的支柱产业。但是近年来,该省矿产资源开发存在供需矛盾突出、后备资源不足以及矿山开采造成了相当突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矿产资源回收率,减少尾矿和废物排放,推动矿产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
文章在介绍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概述了农业循环经济在安徽省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安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以种养对象和连接方式为基点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当前还存在制度保障不够、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以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与对策: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大农业循环经济的财政支持;加强宣传,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因地制宜,加强科技创新,研发适合当地发展农
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循环经济研究最关注的产业之一。循环经济模式是解决环境、资源和经济效益三者矛盾的战略性选择,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发展汽车产业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分析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在汽车产业中的特征,指出安徽省发展汽车产业循环经济,是通过制定循环经济建设规划、实现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以及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促进废旧汽车回收等途径实现。提出,以循环经济为指导,促进汽车产业在设计、制造以及回收利用
本文借鉴生态系统食物链类型,整合不同的园区形态,提出了生态产业园区发展的新模式,并以合肥市为例,对生态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的选择和设计进行实例分析,以期为不同生态产业园区的整合研究及具体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安徽省产业集群不仅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总体上还处于企业集聚的初级阶段,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集群远未形成集群内物质循环与能量梯级利用,集中污染和集中的资源消耗使产业集群地区难以承载。用科学发展观思想和生态经济理论,对各类产业集群进行生态化改造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文章介绍了安徽省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特征和作用,论述了该省产业集群生态化改造的重大意义,指出生态工业园是产业集群生态化改造的最佳选择,并提出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又一次转变增长方式的表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因此,政府要在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消费政策、教育政策等方面,创造循环经济良性运行的政策环境体系。
在现代包装业中推行循环经济,就是要利用无限创意文化应对有限能源资源,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形成最少数量的废弃物和最低限度的环境污染,直至不污染环境。即做到:包装废弃物最大可回收、再利用和再循环;节省能源资源,废弃物最少化和可自行分解,不污染环境。
安徽省是资源生产大省,也是资源消耗大省,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对促进安徽迅速崛起及实现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安徽循环经济新体系,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以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废弃物再利用、降低污染负荷为重点,从政府、企业、区域、产业和社会五个层面大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