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科学的完成修订国家标准《饲料中异硫氰酸酯的测定方法》、《饲料中恶唑烷硫酮的测定方法》和《饲料卫生标准》中异硫氰酸酯和恶唑烷硫酮限量的任务,在广泛收集文献、相关标准、检测方法及其实验室检测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异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限量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的报告。异硫氰酸酯和恶唑烷硫酮是由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包括油菜、芥菜、甘蓝等)中广泛存在的次生代谢产物硫葡萄糖苷在硫葡萄糖苷水解酶(也叫芥子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的代谢产物。硫葡萄糖苷本身没有生物活性,在饲料加工及其摄入的过程中水解生成的异硫氰酸酯和恶唑烷硫酮可引起畜禽采食量降低,过量异硫氰酸酯和恶唑烷硫酮可以引起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功能改变、急性肠胃炎和胃肠黏膜局部坏死等。早在2002年,欧盟即对饲料中挥发性芥子油(以烯丙基异硫氰酸酯计)和乙烯基恶唑烷硫酮的限量进行了规定。2005年,苏格兰饲料法规(No 605)进一步补充了成年牛配合饲料中恶唑烷硫酮的限量值。目前,欧盟已于2009年4月16完成了对饲料中硫葡萄糖苷风险的重新评估,建议删除饲料中乙烯基恶唑烷硫酮的限量规定。我国GB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中也对异硫氰酸酯和恶唑烷硫酮的含量进行了规定,目前正在修订过程之中。在ISO 5504:1992《油籽残留物中异硫氰酸酯总量和乙烯基恶唑烷硫酮含量的测定》被废除后,目前还未发现其他测定异硫氰酸酯和恶唑烷硫酮含量的国际标准。文献报道的方法主要为高效液相色谱法,这些方法的原理都是通过芥子酶水解样品中的硫葡萄糖苷,生成异硫氰酸酯和恶唑烷硫酮,然后测定酶解反应后样品中异硫氰酸酯总量和恶唑烷硫酮总量。油菜籽饼粕中硫葡萄糖苷含量和组成随品种和生长条件而变化。所以,应该结合我国油菜饼粕生产和应用的实际情况,参照欧盟标准确定我国饲料中异硫氰酸酯和恶唑烷硫酮的限量。重新建立异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的检测方法,首先应使硫葡萄糖苷能够彻底反应生成异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从而准确的反映样品中异硫氰酸酯和恶唑烷硫酮的最大可能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