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及其与职业适应的关系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fu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试图通过文献查阅、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编制出结构合理、信度、效度较高的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问卷,选取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沈阳大学、鞍山师范学院、新民师范学院的参加过教育实习或教育见习的准教师1500人进行正式施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问卷信、效度较高,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有效、可靠的研究工具,并通过对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现状的调查,了解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情况,提出培养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对策。同时,本研究将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与准教师对未来职业的适应性相联系,以期达到缩短准教师入职适应期,促进准教师有效胜任工作的目的。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而自我控制又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一旦使用会发生自控损耗。自控损耗就是指因实施自我控制而导致自我控制能力暂时下降并对后续操作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选题依据:运动员在训练中或在比赛场上时常受到来自外界环境不同的干扰,例如,其他选手表现非常出色或是出现意外失误,这都对运动员自身的表现产生一定的影响。前人的研究(周基营,2015)看到对于运动任务,他人成功信息可以促进后续运动任务表现,而他人失败信息不利于后续任务表现,本研究将在他人成败信息对运动任务表现的影响基础上重点探讨压力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已有研究普遍认为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的行为表现具有直接影响,同时可能通过一个或者几个中介变量产生影响作用。体育锻炼与自尊、自我效能等心理因素有关,而这些心理因素又会影响青少年的行为表现。鉴于此,体育活动、自尊是影响青少年外显问题行为的重要变量,体育锻炼可以提升青少年的自尊,最终减少青少年的外显问题行为。
目的:采用静息态近红外脑成像技术并结合行为任务,考察长期锻炼对认知控制功能的影响及其大脑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特征。方法:46名大学生被试参加实验,研究采用被试间设计,根据问卷调查筛选长期锻炼组和久坐少动组。
研究目的:能力需要是自我决定理论中三种基本心理需要之一,是个体体验掌控、有效性和能力感的需要。对于运动员来说,能力需要的作用尤为重要,相比自主需要和关系需要,能力需要对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心理疲劳等心理发展变量的预测力更强。
性别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反映着社会文化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适当期待,个体的性别角色能否被特定社会环境接纳和认可关系到个体对社会的适应性。
目的:探讨11 周运动干预对聋哑儿童执行功能及其脑网络功能连接的影响,揭示运动干预影响聋哑儿童执行功能的脑机制,为确立运动促进聋哑儿童执行功能发展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实践蓝本。
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正常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身器官出现进行性衰退,作为脑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认知功能也会出现衰退。
社会阶层的心理学研究集中于对高、低社会阶层之间的静态差异进行分析,例如,认为高社会阶层比低社会阶层个体具有更高的自利倾向(Dubois,Rucker,& Galinsky,2015),而忽略了阶层之间动态变化的影响。本研究试图从阶层流动的角度出发,探讨个人社会阶层流动预期对自利倾向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中介机制。
近年,危机事件所造成的影响,已不简单局限于危机当事人及其家庭,还带来了大量的潜在受害的个体、家庭、群体及组织。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相信危机干预已不再是危机干预工作者与危机当事人之间一对一的工作模式了,并倾向在生态系统的水平上应对危机事件,即要求危机工作者的工作必须着眼于整个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中不仅仅包含着普通意义上的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更包含了处在不同层次的系统中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