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相同氮肥水平下,适当减少基肥氮的施人,控制前期植株生长过旺,产生丰产架,消耗大量养分,应在发棵期和结薯期进行分期施氮,可以补充营养器官与生长器官竞争的营养空缺,为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在相同钾肥水平下,发棵期和结薯期进行分期施钾有利于马铃薯形成健壮、坚实的块茎。本文试验研究了相同施肥水平下,在发棵期和结薯期进行氮、磷、钾分期施肥对马铃薯"延薯7号"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N
【机 构】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吉林龙井 1334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相同氮肥水平下,适当减少基肥氮的施人,控制前期植株生长过旺,产生丰产架,消耗大量养分,应在发棵期和结薯期进行分期施氮,可以补充营养器官与生长器官竞争的营养空缺,为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在相同钾肥水平下,发棵期和结薯期进行分期施钾有利于马铃薯形成健壮、坚实的块茎。本文试验研究了相同施肥水平下,在发棵期和结薯期进行氮、磷、钾分期施肥对马铃薯"延薯7号"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N 50%、P 50%、K50%)、发棵期肥(N 30%、P 30%、K 30%)、结薯期肥(N 20%、P20%、K20%)施肥模式可作为"延薯7号"高产高效栽培的施肥模式.
其他文献
马铃薯产业近些年不断繁荣发展,但存在采后贮藏方面问题,造成较大损失.为探索适宜批量和长期贮藏的关键技术,本文通过设置10、15和20℃3个不同贮藏环境温度,研究贮藏初期马铃薯块茎的营养品质、呼吸强度、失重率和块茎表皮粗纤维含量的变化,分析判断环境温度对贮藏初期马铃薯块茎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5和20℃贮藏环境对马铃薯贮藏初期更有利,为制定相应的贮藏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介绍了丽江市马铃薯生产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林下马铃薯间套种主要存在种植分散,面积小、品种不对路,商品薯率低、种植粗放,栽培技术落后、重视不够,未开展试验示范等4个方面问题及发展林下马铃薯间套种所具有的4个方面的优势.提出了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加强联合,强化科技试验示范推广;针对旅游消费市场需要,开发特色多样化品种;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等4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为创制抗晚疫病的新种质,加快抗晚疫病新品种的选育,同时建立高效的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体系,应用于马铃薯育种实践.本试验将抗晚疫病的马铃薯二倍体野生种Solanum chacoense与感晚疫病的四倍体材料DY4-5-10进行原生质体融合.结果表明,形成的愈伤数量和形成的完整植株数量都很高,说明该融合组合的基因型的培养效率较高;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可以创制抗晚疫病新种质。
本文在多年多点开展大量抗旱栽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在4个典型的云南山区生态区域,以4种不同抗旱栽培技术,针对云南省不同生态区域、气候,筛选适宜的抗旱栽培技术,开展深入研究,揭示其内在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抗旱栽培技术在不同区域适宜的模式不同:(1)极度干旱区域,如果当季生长季的总降雨量<100 mL,必须进行灌溉的区域,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是该区域的最适宜抗旱栽培模式.(2)苗期干旱的冷凉湿润区域,
马铃薯黄萎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本文对从山东胶州和内蒙古乌兰察布采集的马铃著黄萎病植株病组织进行分离培养,并利用噁霉灵、嘧茵酯和百菌清3种杀菌剂进行抑茵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显微镜观察到分离所得病原茵有明显的轮枝状分生孢子梗,梗基部透明,分生孢子顶部着生,卵圆形透明;茵落近圆形,气生茵丝白色,茵落产生黑色微菌核,符合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形态特点
本文应用4种药剂进行播前处理马铃薯防治疮痂病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3个供试品种("克新1号""夏坡蒂""费乌瑞它")中,C2(1%对苯二酚组合浸种)处理的马铃薯种薯防效最好,而且病情指数低,发病率低,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C4(来舒尔)处理次之.4种化学药剂浸种处理"克新1号""夏坡蒂""费乌瑞它"带病种薯后,C2处理的出苗率显著提高,分别为90.73%,96.79%和97.06%,C4处理出
培养基是马铃薯茎尖剥离诱导成苗、种质资源保存、试管苗工厂化生产以及试管薯生产的重要基础,根据不同目的合理调整培养基配方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同时实现培养基的优化利用,并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是生产实践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茎尖剥离、试管苗生产、试管薯诱导以及种质资源保存4个方面对其培养基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现有目前各类培养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目前,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发展现在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并且应
丽江地区在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试管苗种植密度低、薯块过大、单位面积结薯数不高、原原种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本文以马铃薯新品种"丽薯6号"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试管苗不同种植密度对单位面积生产原原种粒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20株/m2试管苗为最佳种植密度,小区结薯数达到700.33粒,折合233.44粒/m2,单株结薯数1.94粒.
"中薯18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用"C91.628×C93.154"组合选育的马铃薯品种,为了更好地在惠东县乃至广东冬作马铃薯主产区推广"中薯18号"和相似的品种,本文归纳总结了一套适于相关品种的配套栽培关键技术,介绍了"中薯18号"的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要点.
本文采用DAS-ELISA法对采自甘肃省5个马铃薯种植区的180份马铃薯疑似病毒样品和随机无症样品进行了黄瓜花叶病毒CMV(Cucumber mosuic virus)的初步检测及亚组鉴定.共有99份样品检测到CMV,检出率达55%;其中CMV亚组Ⅰ侵染样品90份,占90.91%:CMV亚组Ⅱ侵染样品37份,占37.37%;CMV亚组Ⅰ和CMV亚组Ⅱ复合侵染样品31份,占34.44%.结果表明,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