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成像导引头数据交换存在的困难,如数据传输量大、要求传输延时小等进行了介绍,根据导引头数据交换的实时性要求提出了一种传输延时小、硬件资源需要少并且容易实现的导引头数据交换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传输延时.
【机 构】
:
华中科技大学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4 中国三江航天集团设计所,武汉 430034
【出 处】
:
2006全国光电子与光电信息技术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成像导引头数据交换存在的困难,如数据传输量大、要求传输延时小等进行了介绍,根据导引头数据交换的实时性要求提出了一种传输延时小、硬件资源需要少并且容易实现的导引头数据交换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传输延时.
其他文献
电力系统终端具有数量大、类型多、数据格式不一致等特点,本文阐述了一种电力系统通信处理设备中实时数据交换的方法,实现不同端口收集的设备实时数据的集中上报。该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确屯以数据为核心的软件结构,通过对象范式化建立“数据库”,各端口进程通过统一的接口实现对数据库的读写操作。该方法具有通用性强、运行效率高、配置使用方便、扩展性强等优点。
为了可靠地切除故障,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反措要求,电力系统重要的继电保护应采用双重化配置,与此相适应,有关断路器必须具备双跳闸线圈机构。在实际应用中,220kV及以上断路器都配置了双跳闸回路,并为其提供了相互独立的直流操作电源,由于断路器只有一个,部分闭锁接点只有一套,难以与两套独立的跳闸回路相配合,实际应用中对两路操作电源的处理方法各种各样,主要有以下三种:1、双电源自动切换:2、两电源相互独立,
本文简要介绍了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特点与要求,对光纤、无线电、配电载波、音频电缆、微波、电话线及GPRS/CDMA等配网通信方式做了全面的比较,并以中电联2002年底的调研结果为依据,提出了配电自动化通信网宜采用主干通道与分支通信网相结合的实用化建议。
主要介绍了该数字化变电站采用的IEC61850变电站自动化通信标准体系必要性及优点,全站实行程序化操作的具体要求和特点,以及该站采用由计算机监控系统与数字化保护装置组成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配置和要求。
运用边界元法数值计算了平凹谐振腔具有高斯反射镜情况下的场强分布和相位分布,考察了高斯反射镜谐振腔的模鉴别规律和增大模半径的规律。高斯反射率镜平凹腔可扩大模式本征值差,具有模鉴别能力,中心反射率大小对选模能力也有影响,但对基模半径无影响.同时,高斯镜具有对输出光束整形的功能。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激光目标模拟光源,主要利用单模光纤输出模式为横向高斯分布,即激光能量密度空间横向分布为高斯分布,并以一固定束散角沿轴向传输的性质,空间滤波实现激光回波模拟。从原理上解决了微能量条件下复现目标模拟激光光场分布的均匀性和束散角问题,并在激光波长、脉冲宽度上与被检测接收系统的实际工作波长、脉冲宽度一致。
在实验室内建立了正支共焦折叠非稳腔光路结构,研究了非稳腔腔镜失调原理,提出激光谐振腔基于步进电机的倾斜像差校正的控制算法,由此设计了步进电机驱动的试验装置,并对腔内倾斜像差的校正进行了试验研究,给出倾斜像差校正的试验结果和分析,证明了基十步进电机的腔内倾斜像差校正能实现自动化、高精度和实时性的要求。
根据热平衡状态下的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函数,推导了原子间相对运动速度的分布函数。以四能级理论模型为基础,将此分布函数考虑到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的计算之中,直接积分态振幅的运动方程,对弱场和强场两种情况下,Eu-Sr系统中的一个激光感生碰撞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将本文的数值计算结果与以前的理论研究工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原子间相对运动速度分布对激光感生碰撞过程的影响。
本文根据旋转目标微波成像原理[1],提出了一种复杂飞行器目标的多点源散射模型。通过理论仿真和实验测量。进行目标二维成像,并进行散射中心的提取[2]、分离和点频RCS数据重构。当照射波相对频带宽较小,在一定的目标姿态角变化范围内,复杂目标的散射中心可以用多个点源散射体来表征,整个目标的散射特性可以由各个散射中心矢量迭加而得到。重构RCS数据与测量数据的比对结果说明,本文所建立的目标多散射源数学模型是
为进行导弹再入段75~55km利用红外成像探测的可行性论证,本文详细分析了75~55km大气特性,建立了标准再入大气的模型。在分析再入高超声速流场特性基础上,利用Fluent流体仿真软件进行了红外窗口流场仿真。经仿真发现;在导弹再入段侧窗温度较低,可避免气动热、气动光学效应等问题,进行红外成像探测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