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山西中医学院《中医外科学》教研室主任赵尚华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30多年,临床处方用药颇具独到见解,特别是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显著,现总结其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经验。
【出 处】
:
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2010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中医学院《中医外科学》教研室主任赵尚华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30多年,临床处方用药颇具独到见解,特别是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显著,现总结其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经验。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长梗喉毛花醋酸乙酯部位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长梗喉毛花全草7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3,5,8-三甲氧基(口山)酮(1),1-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2),1,2,6,8-四羟基(口山)酮(3),1,3,7-三羟基-4-甲氧基(口山)酮(4),
目的:通过对牡丹皮生品和炭品饮片吸附力的测定,探讨丹皮炭的止血机理,方法:利用饮片对色素亚甲基蓝的吸附情况,以分光光度法测定牡丹皮生品和炭品饮片吸附力的大小。结果:线性范围为0.02097mg~0.10485mg(r=0.9992),加样回收率为100.24%,RSD为2.85%(n=6),饮片吸附力的大小:丹皮炭>牡丹皮生品。结论:牡丹皮炒炭后炭素含量的增加可能是丹皮炭具有止血作用的原因之一。
目的:确立紫菀止咳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和研究建立其质控标准.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药物与基质的用量,药料温度,滴距等因素进行优选;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紫菀止咳滴丸中的总黄酮和总皂苷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药物:基质(1:2.5),药液温度为70℃,PEG4000:PEG6000(1:1),滴距4cm。根据实验所确定的工艺制备的3批样品,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关于滴丸的规定。
目的:建立石胆草中主要成分之-苯乙醇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3,4-二羟基苯乙醇-8-0-[4-0-咖啡酰基-β-D-芹糖基(1→3)-β-D-葡糖基(1→6)]-β-D-葡糖苷(PGs)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苯乙醇苷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特征性成分PGs的含量,建立了石胆草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测定中PGs线性范围2.67~26.7mg.L-1,平均
用两种方法首次合成了4种肉桂酸壳糖胺衍生物,其结构通过1HNMR、IR和热分析技术进行了确认。肉桂酸类化合物如咖啡酸、阿魏酸等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保鲜、定香作用,同时也具有止血、抗氧化、抗癌、治疗脑血栓、动脉硬化方面的作用,在医疗方面、食品和化妆品方面有一定的应用[1]。但该类衍生物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容易发生氧化而降低活性、溶解度较低、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等,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化学修饰,以降低副作用
目的:研究并建立川白芷药材熏硫前后的RR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 (4.6×1 00 mm,1.8 μm)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10 nm;采用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及相似度评价等方法对川白芷熏硫前后进行质量控制和模式识别。结果:该方法可使川白芷中各成分得到较好的分离,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了2 3个共有指纹峰。川白芷熏硫前后样品的指
目的:探讨酒炙炮制对川牛膝中杯苋甾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酒炙后川牛膝各样品中杯苋甾酮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杯苋甾酮含量平均提高1 3.81%。结论:酒炙对于川牛膝有效成分的影响,酒炙后川牛膝各样品中杯苋甾酮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为了研究油松松针(Pi8nus Tabuleaformis Carr needle)的化学成分,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Sephadex LH-20、silica gel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的结构:(7R,8S)-4,9,3’,9’-四羟基-3,-甲氧基-7,8-二氢苯骈呋喃-1’-丙基新木脂
研究旋蒴苣苔(Boea hygrometrica (Bunge.)R.Br.)的化学成分。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硅胶柱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的结构:5,4-二羟基-6,7-二甲氧基-8-C-β-D-葡萄糖黄酮碳苷(Ⅰ),5,7,4-三羟基-6-甲氧基-8-C-β-D-葡萄糖黄酮碳苷(Ⅱ),5,
@@陈淑长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外科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首席专家,我国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从事周围血管病的临床及研究工作,在周围血管病的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