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为了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其的期的脾肾阳虚证和肝肾阴虚证这两种证型与主要肝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在2012年2月-2012年12月间对10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CHE)、总胆红素(TBIL), Child-Pugh分级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乙型肝炎后
【出 处】
: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五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为了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其的期的脾肾阳虚证和肝肾阴虚证这两种证型与主要肝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在2012年2月-2012年12月间对10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CHE)、总胆红素(TBIL), Child-Pugh分级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肝肾阴虚证多见到总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胆碱酯酶降低程度较甚,肝肾阴虚证的child-Pugh分级以C级为主,提示肝功能障碍、肝实质损害程度更严重,其可能是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肾阴虚证的病理学基础,明确表明肝肾阴虚证的病变程度严重;总而言之,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胆碱酯酶、总胆红素、Child-Pugh可作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肝肾阴虚证与脾肾阳虚证的量化指标,用于评价两种证型之间的特点及差异程度,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多数学者认为ALD的发病机制中细胞因子作用显著,尤其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比ALD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分析与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TNF-α,IL-6作为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在ALD发病的不同阶段过程中反应程度不同。两者在AFL发病过程中作用不明显,在AH时水平明显升高、表达明显增强。二者可能与酒精性肝病炎症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同时可能也
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考察肝星状细胞活化的重要作用以及在考察中应用生物传感器能够使得评价体外培养的HSC特征性研究成为现实,并详细介绍了其作用机制,并对其使用作了展望。
本文从2010年1月-2013年1月,采用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48例,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肝病治疗仪,能够改善NAFLD患者症状,具有保肝,降酶,降低血脂,影像学上能够提高肝CT值,提高肝/脾CT比值的作用,具有进一步临床研究的伯值。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胰岛素抵抗(IR)和遗传易感性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谱,本文通过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其病因病机并采用八味消癖汤进行治疗,八味消癖汤可有效调节脂肪肝患者脂质代谢,改善肝功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疗效,作用机制与其能降低血糖,减少脂质癖积,抑制致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减少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有关。临床治疗中,还应重视饮食、生活起居和运动锻炼
肝纤维化指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CM)成分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导致肝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的病理变化,本文通过采用化纤保肝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肝纤维化,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化纤保肝方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和肝功能,降低肝纤四项指标,明显抑制TGF-β1,PDGF,TNF-α等基因的表达,及减少Fibroscan值,从而发挥阻断及逆转肝纤维化进程的作用。
"龙柴方"为全国名医师承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金实教授之经验效方,临证用治慢性乙型肝炎(CHB)多年,疗效显著.为进一步从临床角度客观评价该方对CHB的临床疗效,本文运用龙柴方免煎颗粒对CHB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和评价,结果表明龙柴方组方中撷取了“小柴胡汤”之意,小柴胡汤可诱导干扰素的产生,对细胞HBsAg和HBeAg分泌有抑制作用。龙葵、白花蛇舌草所含生物碱和多糖等为主的活性成分具有抗
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尽管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但是常常主诉肝区疼痛(不适),食欲减退、乏力、腹胀、失眠、下肢酸软等躯体症状,这对其临床预后带来不利影响.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这部分患者表现出明显抑郁状态.本文应用丹栀逍遥散为基础方加减化裁,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丹桅逍遥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抑郁状态具有明显的改善患者躯体症状、调节情绪状态、降低转氨酶、抗病毒疗效稳定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临床综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指多为处于免疫耐受期的HBsAg、HBeAg和HBV-DNA阳性者,本文根据祖国医学"治未病"及"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等理论,从补益脾肾法入手治疗其中40例,并分析补益脾肾法所用药物的药理活性,结果表明气虚质痊愈5例,平和质痊愈3例,而湿热质、气郁质和阳虚质均为0例,针对于此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补益脾肾法对体质为气虚质和平和质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疗
目的:通过临床调查研究,探讨了肝硬化中医证型及食管静脉曲张与舌下络脉的关系,为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的准确性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亦为临床早期发现食管静脉曲张存在及程度提供一种安全、可重复性、非侵入性、简单快捷的方法.方法:收集本院确诊为肝硬化并行胃镜检查的病例136例,健康对照组40例同期对照.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方法,设计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肝硬化病因、临床表现、中医四诊、食管静脉曲张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为了了解中西医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脏大体形态学和组织学病理改变及肝功、血小板等生化指标的影响,本文选择了2003年12月至2012年12月经腹腔镜肝脏大体形态学检查确诊的2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肝脏大体形态学、组织学及肝功、血小板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西药联合治疗在抗纤维化和抗炎方面,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