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学专业课与信息技术课协同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 :2005国际景观教育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we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但对各专业来说,信患技术应是辅助研究的手段和工具。为了提高未来景观规划设计师的信息处理能力,许多学校开设了遥感、GIS等空间信息技术课程,但终因人们对新技术缺乏足够的认识以及信息技术课程与景观学专业课程相互独立、缺乏联系的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在规划设计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不强。面对这种现象,本文在分析了遥感与GIS技术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协同教学的方式实现课程整合,提出了三种协同教学模式,即前后呼应式、平行交叉式和融合式,并指出融合的教学方式是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工业设计集技术设计和符号设计于一身。工业设计是一个阶层如何区别于另一个阶层进行的符号创造。工业产品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被转译为产品之间的差异,人(群体)的丰富性也被转化成为产品的丰富性。
服装设计是一门涉及面非常广的学科,他的应用需要艺术和技术结合,甚至还需要科技的支持,尤其是在它的制作材料上这三者的关系更加密切,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大部分的重点都在面料的选择和使用效果上,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成衣市场中,对于面料的再加工也是现代品牌服装形成自己特有的设计风格的重要途径。
在广泛的设计领域,“人性化”的提法频频出现在各种书籍、论文、研讨会、设计说明,乃至产品广告中,几乎不能再给人任何新鲜感,可是人们仍然在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它,这一方面说明“人性化”是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原则,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对设计应该注重“人性化”己经达成共识。本文分析了“人性化”思想产生的背景、它的精神实质以及实现“人性化”设计的可能途径。
中华文明的五千年里,在女性地位由主变次,再到寻求平等的历史岁月里,女性艺术以及“女性符号”作为独立的传统元素被引入现代设计的大潮之中,并开始引领着现代设计的新趋势。
二次大战后景观专业成为环境建设及自然环境管理上具影响性的角色,Lawrence Halprin与Ian.McHarg是促进生态研究成为土地规划决策与设计基础的重要人物。面对地方主义、生态法则的“环境主义”挑战,美国景观师处理复杂的敷地设计问题,并能应用此专业技能让他们适合全球化的发展。近40年中国台湾“景观建筑”的观念主要吸取欧美及日本的景观设计理论,促使教学方式朝向美式化及全球化。在实务上由于信
现状景观教育体系对法规和政策的忽视,导致学生规范意识淡薄,执意于象牙塔内的对“艺术”和“创意” 的偏好。为纠正这一问题,建议在景观教学过程中增设景观法规与政策教育,并在景观教学体系中建立一种机制,培养学生潜移默化的法规政策意识。本文同时初步探讨了现阶段我国景观法规政策教育的必要性和基本途径。
作为一个合格的景观建筑师,专业的设计与规划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中国现今景观类专业教育只停留在此技能的训练上,忽视了对学生沟通与协调能力的专业培养;面对复杂的学科体系如何有选择有重点地学习,在一个景观项目的操作过程中,如何与项目相关人员进行及时的有效的沟通,遇到利益冲突时如何进行协调,成为一个合格的景观建筑师必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研究景观规划设计学科体系间的联系和项目相关人员关系的基础上,构想了
在热火朝天的城市建设大潮中,越来越多或雷同或抄袭的低品质城市景观,让我们对中国景观设计师的创意能力产生怀疑。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剖析设计市场流程中创意流失的过程,并借鉴国际通行的创意开发理论,从景观专业教育入手,参照国内外相关专业创造性能力训练的方法,提出在景观教学体系构成中增加创意方法和设计方法教学的建议,并对课程内容的组成做了初步探索。
景观学专业性质的特点,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必须有相对广博的知识面,同时具备良好的设计及表达能力。本文针对景观设计师的基本素质需求及景观学发展方向,探讨中国景观学专业建设。
该文分析了景观(园林)专业的现状及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探讨了景观专业核心课程——设计课的教学内容、相互关系、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强调设计实践环节教学的重要性,突出对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动手能力、空间思维、创新性的培养,加强对学生从平面设计能力转向空间设计能力的训练,并相应提出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以实现在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实践性与多维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