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行交错种植”春玉米生育特征

来源 :第十三次中国作物生理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H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郑单958为材料,比较双行交错(SHJC)、双行平行(SHPX)、单行平行(PX)3种种植方式春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光合、荧光、冠层光辐射等参数,探索“双行交错”种植方式玉米生理生态相关增产机理.SHJC玉米在等密度下相比SHPX根数量、重量明显增加;茎杆粗壮;叶层分布合理,光截获能力强,功能叶层光照充足;行间通透性好;光合优势明显;气体交换值高,高温蒸腾低;量子效率高,热耗散少.相比低密度PX单株产量降低,但密度效应远大于结实率和百粒重,群体产量明显增大.“双行交错”种植可合理解决密度增加后群体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为继续增加玉米密度获得高产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设施蚕豆独特的高效及利用其根瘤固氮特性发挥其低碳环保、改良土壤,对我国设施农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设施蚕豆冻害影响因素,本研究以鲜食蚕豆品种通鲜2号为材料,进行了不同架膜时间、播期和种植密度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1)单因素影响:随着架膜时间的推迟,单株的总枝数、有效分枝、轻度冻害以及无头苗的数量相应增加;随着播期的推迟,单株分枝数、有效分枝减少,轻度冻害以及无头苗冻害现象亦
植物在经受弱光胁迫时,通过改变自身的生理生化特性,来适应逆境环境。弱光胁迫对植物在细胞、器官、个体、群体等水平上的形态指标有显著影响,同时也影响光合作用、抗氧化酶系统、渗透调节等生理生化指标,最终导致植株产量的变化和品质的下降。本文综述了弱光胁迫对植株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和产量品质等的影响,提出了改善弱光下植物适应性的途径和展望,以期为耐弱光品种的筛选和栽培措施的改良提供依据。
近些年来有色金属的开发利用加快,加之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偏高和大气环境的酸化.重金属污染区的稻米镉超标问题突出,其污染面之大、污染物含量之高,已经严重影响了稻米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为了降低水稻对重金属镉的吸收,以及在稻米中的积累,2010-2012年在中度污染区进行大田小区定位试验,选用对镉吸收积累差异较大的常规稻和杂交稻,比较了不同石灰施用量条件下,水稻植株对镉的吸收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在田间条件
不断升高的地表臭氧浓度使作物生长受抑、产量下降,但对作物品质的影响则不太清楚,特别是食味品质.本文依托独特的自由空气中臭氧浓度增高(Free Air ozone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FACE)技术平台,以本地主栽品种武运粳21为供试材料,设置大气背景臭氧浓度和高臭氧浓度(比大气背景臭氧浓度高50%)两个水平,研究了地表臭氧浓度升高对粳稻物性和食味品质的影响.物性分析仪
确定水稻安全成熟期对于合理安排水稻播栽期以及小麦茬口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利用江苏省12个气象站点近50年(1960-2011)的日平均气温等气象数据,根据水稻安全成熟的临界温度指标,结合气象数据的分析,推算各地的安全成熟期。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水稻的安全成熟期也在后移,由北向南,趋势逐渐加大。以85年以来的气象数据为依据,在80%保证率下,籼稻的安全成熟期分别为苏南10月5日、江淮10
研究FACE条件下大气O3浓度升高影响小麦籽粒蛋白质形成的相关生理机制,为小麦籽粒品质调优栽培提供依据.试验于2008-2010年应用FACE研究平台,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O3浓度处理为主区,设O3浓度升高处理(E-O3)和正常自然环境(A-O3)两个处理,处理圈臭氧浓度为实测对照圈臭氧浓度(正常大气下臭氧浓度)的1.5倍左右;以品种为副区,供试品种为扬麦16、扬麦15、扬辐麦2号、烟农19和嘉
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且呈现显著的季节和昼夜差异。未来气温将以更快的速度递增,且冬春季和夜间的升温幅度分别显著高于夏秋季和白天。冬小麦不仅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而且也是冬春季的主要作物,气候变暖对其生产的潜在影响显著。目前关于气候变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型模拟和综合分析上,基于作物系统层面的试验研究不多。至今,关于气候变暖对未来粮食生产的潜在影响的预测,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亟待
本文通过对亚洲栽培稻亚种多种命名法的深入分析与比较,论证了籼亚种与粳亚种命名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并主张统一应用这种命名。
研究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的年际变化,根据变化情况,分析产量变化的特征及原因,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域,对1980-2010年近31年粮食生产数据的波动变化进行分析,对产量波动变化分阶段分析,研究各阶段的变化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再对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的变异系数进行比较分析.产量预测利用的是趋势线预测法中直线型趋势线、指数型趋势线、抛物线型趋势线,分别做出三种模拟方程
以杂交粳稻常优3号和常优5号为材料,设置了未施氮处理(0N)、当地高产栽培(对照)、高产高效栽培、超高产栽培、超高产高效栽培和氮肥高效利用栽培等6种不同栽培模式,并观察上述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超高产栽培和超高产高效栽培的产量平均分别达12.0t hm-2和10.9t hm-2,较当地常规高产栽培分别高出41.6%和29.1%.与当地常规高产栽培相比,超高产栽培和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