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r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功能(如电学性质、磁性能、机械性能、光学性能等)进行集合而形成的复合材料在光电材料、智能传感、太阳能转换、药物输运等领域的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近几年,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以及力学等性质,石墨烯在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我们利用功能组分材料(如纳米粒子、聚合物分子等)在石墨烯表面的自组装,设计制备了一些列基于石墨烯的多功能复合材料,并对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以及其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们的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石墨烯复合材料与文献报道的复合材料相比表现出更好的电学性能、磁性能、力学性能、吸附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优异的性能使得石墨烯复合材料生物传感、药物输运、肿瘤检测、废水处理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三聚吲哚是一种扩展了的离域π共轭体系,可以看做三个咔唑共用一个苯环,核中的三个氮原子具有给电子能力,有利于分子内的电荷转移,另外核的外围有多个反应活性位点,令功能基团连接在不同的活性位点可以构建多种八极分子[1],新的八极分子由于共轭程度的进一步增大,将大大提升分子的光电性能.我们以三聚吲哚平面为核心,在N原子上引入苯基基团,利于分子的结晶,并提升其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进一步以苯炔基为共轭桥,以
含有三芳胺结构的聚酰亚胺具有电阻记忆效应、光伏效应而受到关注.由于该种材料在氧化还原时产生不同价态的离子,因此可以用于伪装、汽车的后视镜、航天器与房屋的智能窗、显示器件与传感器等.通过一种很简单有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聚酰亚胺/氧化石墨烯(PI/GO)复合物,即使用聚酰胺酸(PAA)/GO作为前驱体,再通过高温闭环得到PI/GO.PAA与GO之间是通过化学键连接的,这可以很好的抑制GO在高温亚胺化反
三芳胺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电致变色材料,它们的电致变色通常是在四丁基高氯酸胺和四丁基高氯酸锂等盐类电解质中实现。这里,我们合成了含三芳胺的聚酰胺酸,在酸性电解质对甲苯磺酸中研究了其电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在对甲苯磺酸/乙腈电解质溶液中,聚酰胺酸膜及器件均展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逆的电致变色性能,颜色从初始状态的浅黄色转变成氧化态时的绿色。这些聚合物在酸性电解质中展现出的优异电致变色性能,使得它们在电致
近年来,通过调控分子偶极的作用方式来调节有机固体的发光效率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例如,向分子共轭体系中引入极度扭折[1]或非平面构型的结构能有效地制备固态强荧光材料[2],通过共价有机骨架结构构建互锁的网络结构限制单体基元的扭转[3],是发展固态强荧光材料的另一强有力途径。本论文基于双吲哚马来酰亚胺(BIMs)的非平面构型以及分子中存在交叉的D-π-A结构的特性,通过N-烷基化反应[4]高效率地构筑
本文我们论述了催化剂表界面结构对析氢反应(HER)的重要作用。我们通过表面Lewis 酸碱反应构建了核壳结构的ZnO@Bi(NO3)3复合催化剂,并发现在ZnO与Bi(NO3)3界面上,Zn的电子倾向于转移到Bi上面,进而形成一个非常独特的Zn2+δ-Bi3-δ结构。
诸多重要能源转化与催化过程都是发生在活性位点(active sites)上,活性结构的设计和构建一直被认为是能源化学的核心科学问题;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与活性位点同等重要甚至更为关键的要素还包括活性位表面处的微环境(micro-environment),借助于微环境的限域作用稳定活性结构并调控活性位点上发生的电荷转移和质量传递过程。
联噻吩和/或并噻吩是OFET材料的重要结构单元.我们通过选择性的活化芘环的不同位点,成功合成了一系列硫桥芘-苯并噻吩(PTAs)并对它们的晶体结构和光电性质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含有一个硫原子的三个位置异构体的空穴迁移率均在 10-3cm2/Vs 数量级,其中[3,4-]位芘衍生物(4-S-PTA)光谱红移最明显,荧光量子产率(0.6)最高,分子间π-π堆积最强,迁移率也最高[1].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氧化石墨烯(GO)作为新兴的二维材料,在生物医药方面有很广泛的应用。目前关于它是否有抗菌活性的研究结果存在明显争议。有报道显示GO在生理盐水中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但是在细菌营养液(如LB)中却显示有促细菌生长的能力。本文致力于从机理角度,系统研究GO到底有无抗菌能力、以及为何GO在某些条件下失去抗菌能力。抗菌实验、原子力显微镜表征、荧光显微镜实验等多种实验方法的结果将被汇报。
会议
Self-host型树枝状铱配合物,即外围咔唑树枝能够作为中心铱配合物的自身主体,是发展高性能非掺杂电磷光器件的一种有效途径[1-2].例如,采用第二代的齐聚咔唑作为树枝,我们发展了蓝光树枝状铱配合物B-G2,其非掺杂器件没有任何效率损失,最大外量子效率高达15.3%(31.3 cd/A,28.9 lm/W)[3].但是,B-G2在高的电流密度下,发光效率急剧衰减(8.9 lm/W @ 1000
可控和选择性调控有机半导体的光电性能是目前有机电子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和充满挑战的科学问题.基于静态的给体(D)-受体(A)或者给体(D)-π-受体(A)的分子设计策略是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案,但是这需要精确的控制功能基团的类型和比例,而且往往在提高某一性能之后其他光电性能也发生了改变.近期,我们通过构建具有吸电子能力的苯基膦氧/硫和具有给电子能力的给体芳胺结构,可以实现具有动态调整能力的 N-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