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楼梯支座形式对装配式框架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来源 :第九届全国结构减震控制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258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装配式框架结构中预制楼梯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对整体结构的动力特性影响,考虑预制楼梯的支座形式建立了3种有限元模型方案,各模型中分别采用分离式减震型楼梯、整体式楼梯和无楼梯,对比了3种模型的自振周期、振型参与质量和振型方向因子.结果表明,与整体式楼梯相比,采用分离式减震型楼梯可以消除其对主体框架的斜撑效应,并改善装配式框架结构由整体式楼梯引起的扭转效应;分离式减震型楼梯方案与无楼梯方案的动力特性响应基本一致.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多种改进型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形式,并进行大量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改进的节点连接方式主要是通过采取构造措施迫使塑性铰外移,从而避免梁端焊缝发生脆性破坏,提高节点抗震性能.对改进型节点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并提出削弱型节点虽能有效提高节点抗震性能,但不可避免地削弱钢梁承载力,而加强型节点通过增大梁截面,从而提高节点抗震性能,但由于强柱弱梁原则,该类节点势必增大柱截面尺寸,造成不
通过对3片不同竖向压应力的蒸压粉煤灰多孔砖墙片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竖向压应力对该种材料墙片的破坏特征及其刚度、滞回曲线、延性等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竖向压应力的增加,墙片的抗裂性能、极限承载能力均有明显提高,但延性会显著降低.
基于集中塑性铰模型,分别采用均匀加速度侧向力模式和振型荷载侧向力模式,对大跨梁桥节段悬臂施工全过程进行推倒分析.结果表明,在横桥向基底剪力的最小值出现在桥面施工阶段,而在纵桥向出现在体系转换施工阶段.矩形空心薄壁桥墩桥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极限抗力相对较大,双柱实体桥墩桥梁次之,花瓶型实体桥墩桥梁最小;花瓶型实体桥墩桥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极限位移能力相对最大,矩形空心薄壁桥墩桥梁次之,双柱实体桥墩桥
山地建筑通常在8度以上的高烈度区,同时处于发震近场范围内.受建筑标高和场地限制,使隔震层存在高差.在进行结构隔震设计时,针对发震近场影响和场地高差,通过调整近场影响系数和隔震上部结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隔震支座分台布置,解决山地建筑在进行隔震设计时遇到的问题.
与传统的肋梁楼盖相比,大跨度现浇厚空心板框架-核心筒结构在高层结构中运用具有显著降低层高、造价、节能环保等优势,但目前学术界对该结构的抗震性能存在较大争议.文章以湖北某一实际工程为例,就该结构分别与普通板柱结构和框架-核心筒结构在抗震性能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宽扁梁及周边空心板带的参与,使得该结构与普通板柱结构相比,较易实现"强柱弱梁"破坏机制.与普通框架-核心筒结构相比,该结构
为保护古建筑,采取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方法,以故宫太和殿某开间榫卯节点为研究对象,定性研究了CFRP布加固榫卯节点的抗震效果.基于试验获得的节点M-θ滞回曲线,对每一个滞回环曲线的承载力、刚度、延性、耗能等力学参数变化进行了详细对比论述,在此基础上定性评价了CFRP布加固榫卯节点的抗震效果.结果表明:榫卯节点加固前具有较好的延性与耗能性能,但承载力及转动刚度较差;CFRP布加固榫卯节点后,可有效提高节
为探讨《营造法式》一书对我国古建筑保护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营造法式》的力学意义.基于《营造法式》规定的基础、柱、梁、铺作等构造角度出发,分析了上述构造几何特征、营造作法对古建筑抗震性能及静力稳定性能的有利影响,探讨了古建筑木结构的力学机理.结果表明:《营造法式》规定的基础分层作法及筏基、桩基的采用有利于避免古建整体的不均匀沉降;柱底平摆浮搁可产生滑移减震效果;柱身侧角可提高结构整体稳
复杂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一直是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采用动力增量分析方法(IDA)评估结构在地震下的抗震能力已逐步在工程上进行应用.文章采用IDA分析方法对某125米超高层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分析不同地震波下加速度幅值与结构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CMR评价指标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结论如下:(1)在部分地震波输入下,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加,最大层间位移角出现的楼层发生改变;(2)当结构达
为了有效减轻桥梁结构在地震中遭受的损伤,文章阐述了一种弹塑性钢减隔震支座(NDQZ)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以83m+140m+83m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全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在E2地震状态下分别进行非隔震桥梁和NDQZ减隔震桥梁地震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NDQZ减隔震支座后,桥梁1阶自振周期延长了67%,在顺桥向和横桥向墩底弯矩分别减小了4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采用隔震技术,文章结合工程实例,探讨隔震技术在高烈度区商业综合体的运用,以及在设计过程中对隔震构造的处理措施,通过方案对比,验证了在高烈度区,隔震框架结构在商业综合体类建筑中有较大的运用价值.通过隔震分析,8度区的高层建筑,隔震后上部结构的最大楼层剪力只相当于非隔震结构的39%左右,水平地震作用大致与7度(0.1g)相当.由于水平地震作用的减小,使得构件截面尺寸和配筋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