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镀Ni-P包覆TiB2复合粉体制备过程中析氢行为研究

来源 :第三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CCCM-3)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xz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化学镀工艺,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制备Ni-P包覆TiB2的复合粉体,通过析氢实验考察了化学镀Ni-P包覆TiB2复合粉体过程中的析氢行为,研究了镀液组成、pH和温度对析氢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影响的规律.利用SEM、EDS等测试方法对复合粉体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表征.采用称重法考察了粉体覆镀量与析氢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硫酸镍浓度为15~20g/L、次亚磷酸钠浓度为20g/L、柠檬酸钠浓度为25~35g/L、pH为5.5~6.0、施镀温度为85~90℃、在搅拌和加入分散剂时所得镀层的包覆效果较好,包覆的Ni-P化学镀层呈胞状结构.复合粉体制备过程中,析出氢气量与镀层增重成正比.
其他文献
聚酰亚胺(PI)纤维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纤维.本研究以PI预聚体-聚酰胺酸(PAA)溶液为纺丝液,采用一体化连续制备技术,直接获得了PI纤维.为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利用PI的单体来源广、结构可设计性强的特点,制备出高强型PI纤维系列产品,其拉伸强度最高可达到4.0GPa,拉伸模量最高可达150GPa,并实现了工程化和批量制备.这种高性能PI纤维像其它PI材料一样,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抗蠕变、耐辐照、阻
对开孔层合板、双钉单剪层合板连接结构两大类试验件分别进行两次疲劳载荷为5万次拉-拉疲劳试验,之后进行拉伸和挤压强度试验.两类试验件分别包括含横向、纵向孔边损伤和无孔边损伤的三种试验件.疲劳试验前后均使用超声C扫获取孔边损伤面积大小.通过对比同类试验件的损伤扩展和疲劳剩余强度研究试验件的疲劳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含横向和纵向预制损伤开孔板的拉伸剩余强度比无损的拉伸剩余强度分别降低了9.05%和9.98
模仿生物的自修复方法,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中形成无异质管壁的中空脉管可以实现自修复功能.自修复功能的引入可以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然而,自修复复合材料走向应用的关键是在引入自修复功能的同时保持其较高的力学性能.本文制备了内部质量良好的含一维中空脉管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并系统研究了脉管引入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
本文研究了碱性化合物对苯并噁嗪的催化作用,以双酚A-苯胺型苯并噁嗪为研究对象,采用DSC分析了催化剂对单体固化行为的影响,使用1H NMR、FT-IR表征了单体及固化物中间体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咪唑、DMAP、甲醇钠等几种碱性催化剂对苯并噁嗪的催化效果较好,当甲醇钠的含量为2wt%时,其起始聚合反应温度从256℃降低至120℃.
针对含斜坡过渡区域的复合材料C型梁结构,采用PAM-FORM软件模拟了6层预浸料铺层热隔膜成型过程,得到了热隔膜成型过程隔膜、预浸料的运动规律以及预浸料完全贴合到模具以后各层纤维角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预浸料褶皱首先发生在C型梁拐角的过渡区附近,之后侧面过渡区两侧产生大体对称的大面积褶皱.热隔膜逐渐贴合到模具的过程中,预浸料褶皱向未贴合区域移动,形状也发生变化.预浸料完全贴合到模具以后,褶皱展平消失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型结构材料,已经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复合材料结构在外界载荷的作用下会产生分层、脱粘、纤维断裂等典型的结构损伤模式,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修理技术和强度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复合材料胶接贴补修理和强度分析的基本方法,设计了针对不同开孔直径的贴补方案,并基于有限元单元法研究了修理后的复合材料结构在拉伸载荷作用下对强度的影响.
利用纤维素纳米晶须(Cellulose nanocrystals,CNCs)搭载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在水相中形成均一稳定的CNC-CNT纳米导电复合物,并将其均匀分散于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基体中制得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定向排列CNC-CNT/PVA复合导电膜.结果表明:CNC-CNT复合物增强了纤维膜热力学性能,并赋予其
本实验利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来进行聚丙烯腈纤维的蠕变特性测试,X射线衍射及声速法的联用表征聚丙烯腈纤维聚集态结构.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及不同应力条件下,PAN纤维的蠕变速率均随着温度或应力的提高而增加,蠕变中的不可逆形变含量也会随着温度和应力的提高而相应地增加;随着聚丙烯腈纤维的结晶度增大,普弹模量不断增加;随着PAN纤维非晶区取向度的增加,高弹模量也随之增加增加.
本文采用Johnson-Cook材料本构模型和显式动力学算法,利用Ls-Dyna模拟了7.62mm普通钢芯弹侵彻厚度为20mm的层状结构706/705铝合金复合板的物理过程.研究了层厚比和界面结合强度对复合板抗弹能力的影响,实现了铝合金层状结构复合板抗弹效应的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强界面结合状态下,706:705=3:1时,侵彻后的背凸值和弹孔深度最小,分别为1.02mm和12.10mm.无界面
采用球磨、PTFE-球磨对木质素分别进行处理,将3种木质素(lignin)颗粒分别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熔融共混制备木质素质量分数为10%和15%的木质素/HDPE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球磨木质素的平均粒径最小为17.5660μm,其次为PTFE-球磨木质素,未处理木质素粒径最大.改性木质素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15%PTFE-球磨木质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至35.06MPa;15%球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