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项目拟设计并构建具有适当空间构型,足够机械强度和柔韧性的聚乳酸(PLA)补片,在造模动物体内用瞬康医用胶将该补片粘附在纤维环表面用以修补纤维环破口。评价该方法修补纤维环穿刺针孔后阻止椎间盘损伤后炎症反应的效果。[方法](1)利用溶液浇铸溶剂挥发/发泡法构建PLA补片,并对所得补片进行必要材料学表征,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补片;(2)建立25 C、22 C及18 C不同直径兔腰椎纤维环全层穿刺动物模型,用瞬康医用胶联合P1补片修补该穿刺针孔;(3)通过组织学染色镜检、ELISA等方法,了解损伤严重程度与椎间盘内炎症反应水平的关系,以及PLA补片修补纤维环穿刺针孔防止损伤后炎症反应的效果。[结果](1)本实验所合成PLA补片,为双层非对称膜性结构,面向纤维环一侧为多孔状,孔径5-300μm;背向纤维环一侧为致密状,孑径1~5μm。补片厚度约为0.3-O.7 mm,质地柔软,抗拉力强度约为1 Mpa左右;(2)造模修补后1周,可见补片完整,无移位、脱落、破裂等情况;(3)各穿刺组椎间盘内细胞明显减少,且排列散乱,细胞外基质破碎,排列扭曲、紊乱,以18 C针头穿刺组最为明显;PLA补片修补组椎间盘内细胞密度接近假手术组。IL-1β、TNF-a。和iNOs等重要体液免疫相关炎症因子,以及CD4、CD8和CD20主要炎症细胞表面标志在纤维环穿刺后1周,均存在明显表达,且随着穿刺针直径增加,上述指标的表达也更加强烈。18 G针头穿刺后所遗留针孔经过瞬康医用胶粘附PLA补片修补后,椎间盘内上述指标虽然未能降至正常水平,但却明显低于直径最细的25 C针头穿刺组。[结论](1)使用18~25C穿刺针在新西兰白兔体内行纤维环穿刺制造损伤后退变椎间盘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模拟出人体内椎间盘注射所造成纤维环损伤后早期的病理改变,并提供充足的组织样本,为下一步组织学实验评价补片封堵的效果奠定了基础;(2)利用瞬康医用胶将PLA补片粘附在纤维环表面穿刺损伤处,能够在短期内明显降低该椎间盘内的炎症反应水平,从而有希望阻断损伤后继发退变,为完善各种生物治疗因子向椎间盘内引入技术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