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札达盆地地处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象泉河流域(在北纬31°40′,东经79°45′一带),介于喜马拉雅山及其北面支脉阿伊拉日居之间,为一晚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地呈NW-SE向展布,长轴260 km左右,南北宽37~55 km,最宽处(札达)约60~70 km,海拔在4000~4500 m之间,属高原地带,盆地的基底为侏罗纪灰岩、砂岩和浅变质岩,其上不整合堆积了厚达数百米的新近纪上新世-第四纪早更新世河
【机 构】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拉萨,850000
【出 处】
:
2005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札达盆地地处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象泉河流域(在北纬31°40′,东经79°45′一带),介于喜马拉雅山及其北面支脉阿伊拉日居之间,为一晚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地呈NW-SE向展布,长轴260 km左右,南北宽37~55 km,最宽处(札达)约60~70 km,海拔在4000~4500 m之间,属高原地带,盆地的基底为侏罗纪灰岩、砂岩和浅变质岩,其上不整合堆积了厚达数百米的新近纪上新世-第四纪早更新世河湖相沉积地层,河湖相地层的分布面积约5600 km2.发源于冈底斯山的象泉河,由东向西穿过该盆地并切穿喜马拉雅山脉流入印度.在象泉河两岸发育有十级以上的阶地,阶地基座为该套河湖相地层.因此,在象泉河两岸可见土山林立,蜿蜒曲折达数十公里,形成独特的"土塔林"地貌景观.本文研究,1.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的重新厘定与初步划分,2.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中两个不整合面的发现,3.札达盆地河湖相沉积中的两次构造运动,4.不整合面发现的地质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东南部砂岩铀矿铀成矿条件综合分析,对已发现铀矿床、铀矿化及铀异常成因类型及控制因素深入研究,提出松辽盆地东南部砂岩铀矿成矿主要控制因素有地层及砂体控矿、构造及油气煤层气控矿及后生氧化控矿三个因素,砂体-油气煤层气-断裂-后生氧化控制着矿体定位。
天水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中央造山系中段祁连和秦岭造山带的接合部位.清水-张家川变质火山岩系位于祁连造山带东端,包括南部的早奥陶世红土堡变质基性火山岩和北部的中晚奥陶世陈家河群变质中酸性火山岩.火山岩系呈NWW-SEE向带状分布于古元古界陇山岩群的南侧和新元古界葫芦河群变质碎屑岩的北侧,与它们呈区域韧性逆冲断层接触关系.红土堡变质基性火山岩与陈家河群变质中酸性火山岩之间也为构造接触关系.本文研究
新疆地处中亚成矿域的中段,地质构造负责,矿产资源丰富.本文在综合研究、境外对比的基础上,就新疆古生代大陆边缘成矿系统的成矿特征作初步探讨。
NNE向延伸、长达2400 km的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最大的巨型断裂带.该断裂带对于理解东亚大陆中生代构造起着关键的作用.郯庐断裂带左行错开华北与华南板块之间的大别-苏鲁造山带达550 km,其错开的时间与机制仍存在着争议.许多学者认为该断裂带形成于华北与华南板块陆-陆碰撞中的晚三叠世(印之运动).对于断裂带的形成已经提出了多种同造山模式,如:转换断层模式、嵌入边界模式、缝合线模式,撕裂断层模式、
本文研究我国西部及中亚邻区发育着独具特色的"中亚型"造山带.它不同于洋-陆俯冲型环太平洋造山带,也不同于陆-陆碰撞型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而以古生代小型陆块与缝合带相嵌、新生代山盆耦合构成独特的地质构造格局.中亚型造山带的古生代多块体-小洋盆格局演变包含了比环太平洋型造山更复杂的侧向增生过程,多块体拼合后的地壳垂向增生也很显著.中亚造山带为全球显生宙地壳增生最为显著的地区,而流体作用始终参与了
在西天山地区广泛出露一套石炭纪火山-沉积岩,它由上部的凝灰岩夹砂岩-灰岩和下部的安山玢岩、流纹岩夹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组成.对该火山岩开展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套火山岩是西南天山古洋壳俯冲到伊犁-中天山板块之下形成大陆弧的组成部分.石炭纪期间,西天山火山活动强烈,沿那拉提山北坡向东一直延伸到艾肯达板一带,形成巨厚的火山-沉积建造.虽然大哈拉军山组火山-沉积建造覆盖在元古宙或志留系变质岩上,但沉积物的
胶东地块位于山东省东部,郯庐断裂东侧.以五莲-烟台断裂为界,可将胶东地块进一步分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两部分.多数学者认为胶东地块西部(即胶北地体)归属于华北陆块南缘,而胶东地块东部属于扬子陆块北缘,是大别-苏鲁造山带的东延部分.虽然目前对苏鲁造山带板块缝合线的具体位置还存在着不同认识,但多数学者认为应该在五莲-烟台断裂附近.本文对胶北地体南墅地区和禄格庄地区粉子山群不纯大理岩作了详细的岩相学研究、
超高压变质带中零星分布的浅变质岩是否曾和超高压变质岩-同俯冲到地幔的深度一直是近年来争论的热点.大别山腹地超高压变质带内发现有残存的浅变质火山碎屑岩,被二云斜长片麻岩包裹,呈大小不等的捕虏体分布.在岳西县港河浅变质岩中发现了呈"脉状"产出的含柯石英榴辉岩.不少学者对该浅变质岩层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环境和年代学都进行了研究,引起了地质同行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引起较大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浅变质岩片"
札达盆地位于西藏的西南边陲,在地貌上属于西藏山原湖盆谷地的藏南山原湖盆宽谷区、札达盆地亚区.平均海拔4500 m,南侧为喜马拉雅弧形山脉,在札达县内卡美特山的最高海拔为7756 m,札达盆地出口处的最低海拔为2900 m,县城所在地托林镇海拔高度为3728 m.对札达盆地的考察、研究始于19世纪末,特别是在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学者开始了逐步对札达盆地进行研究.前人曾提出早更新世香孜组中分布的冻融褶
本文研究丹巴地区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的东南部.华北,扬子和西藏(羌塘)三大陆块的拼合,构成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复杂构造结.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地质构造是穹状变质地体的发育.华北,扬子和羌塘三个板块之间,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双向收缩,引起区内发育了大小不等的十几个穹状变质地体,自北而南有马奈、春牛场、丹巴、公差、格宗等变质穹隆.穹隆的核往往被前震旦纪的混合片麻岩,花岗岩体所占据.而岩体的周围则是变质程度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