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河北省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海河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2004年以来,在该区域的进行小麦超高产(9000 kg·hm-2)典型创建的基础上,通过对超高产麦田的追踪建档和设置试验研究,初步明确了超高产小麦的品种类型和产量结构、超高产冬小麦的群体性状及其共性特征、超高产冬小麦的个体形态和生理性状特点,以及超高产冬小麦对氮、磷、钾、硫、锰、锌、铜、硼等8种无机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等无机营养特性。
【机 构】
: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保定071001
【出 处】
:
第十五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河北省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海河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2004年以来,在该区域的进行小麦超高产(9000 kg·hm-2)典型创建的基础上,通过对超高产麦田的追踪建档和设置试验研究,初步明确了超高产小麦的品种类型和产量结构、超高产冬小麦的群体性状及其共性特征、超高产冬小麦的个体形态和生理性状特点,以及超高产冬小麦对氮、磷、钾、硫、锰、锌、铜、硼等8种无机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等无机营养特性。研究明确了实现小麦玉米两茬均衡超高产的接茬方式及实现冬小麦超高产的播种期、密度和种植形式、水肥运筹技术,对实现冬小麦超高产的综合栽培生态条件进行了探讨,建立了海河平原冬小麦节水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技术体系体现在河北省的小麦生产技术规程及培训内容中,作为小麦生产的技术支撑,在小麦生产中发挥了作用。
其他文献
Increased frequency of exposure to extreme climatic events affects the subsequent response in plant.Priming or hardening with a previous abiotic stress endows plant with higher tolerance to future str
从20世纪中叶开始,近地层O3浓度升高对地球上的生命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产生危害,并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且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近地层臭氧浓度今后还将进一步升高,预计2050年地表臭氧浓度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20%~25%,2100年将增加40%~60%。为评价大气03浓度增高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课题组于2006-2012年度应用FACE研
Spring wheat plants were subjected to water deficits and / or high temperature episodes at spikelet initiation,anthesis or both stages.The stresses modified the early dough stage and maturity,shortene
于2009-2010和2010-2011年小麦生长季,在山东兖州小孟史家王子村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田田面坡度为2.09‰.以高产小麦济麦22为材料研究不同畦长对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2009-2010年小麦生长季设置10、20、40和60m4个畦田长度,各处理均在拔节期和开花期灌水;2010-2011年小麦生长季设置10、20、40、60、80和100 m 6个畦田长度,由于开花期降水较多,只灌
以烟农19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采用多项式、Logistic方程拟合了不同供氮方式对花后受渍冬小麦灌浆期籽粒体积与干重变化过程,研究了不同供氮方式对花后受渍冬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受渍冬小麦籽粒体积减小21.7%, 灌浆速率降低16.0%,灌浆时期缩短8.5%,千粒重降低23.5%,穗粒数减少7.3%,产量降低29.1%,对穗数无显著影响。相对于供氮方式N1(基肥:拔节肥:孕
选用小麦品种济麦20和泰农18,采用池栽补灌淹水方法,研究开花期及灌浆期3d、6d、9d、12d淹水 对小麦旗叶光合性能及籽粒产量的影响。淹水期间光合降低,淹水后光合性能有所恢复。灌浆前淹水提高了灌浆 中后期光合性能,但以后光合性能迅速降低。除淹水3d外,两时期6d-12d淹水均引起籽粒产量降低。产量降低 的主导因素是粒数的减少,其次是粒重的降低。
为精确了解冬小麦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下的耗水特征,2009年在北京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基地,采用称重蒸渗仪系统,研究了两个播期(早播和晚播)及四个小麦品种(京冬12、京9428、农大211和农大189)的耗水特点,比较不同播期对小麦耗水特征、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早播的年前耗水量和总的耗水量(蒸散量)显著(P<0.05)高于晚播,2月、5月和6月的耗水量显著低于晚播,其中,品种间5月和6
为探讨冬小麦的高产高效综合栽培管理措施,本试验以小麦新品种普冰994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其土壤含水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密度水平下,在0-15cm的土层范围内,施肥处理土壤含水量较对照CK高,以密度为225×104/hm2时最为显著。在100-200cm的土层范围内,各施肥处理土壤含水量均低于对照CK,以315×104/hm2密度水平下最为明显.当密度为315×10
提高小麦对环境中氮素的吸收利用能力是目前节氮增效栽培的环节.本试验研究不同籽粒蛋白质含量水平小麦品种(系)植株吸氮能力差异特征及其与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小麦品种其植株氮素的吸收、生产和运转能力亦存在着显著的类型间差异,总体趋势表现为随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上升,成熟期植株含氮率和氮积累量上升,而NHI变化不规则,但不同品质类型品种间均存在植株含氮率和积累量、NHI高或低的基因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