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覆盖面更广的戒毒诊疗网络

来源 :国家禁毒委员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i0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吸毒成瘾属于药物乱用后的中毒症状,是一种病态情形,既需要进行专业性的药物治疗,更需要实施相应科学性的社会认知、行为习惯、心理素养、社会支持等方面的系统重建,才能使其经过治疗后继续保持操守,日常生活恢复正轨.吸毒成瘾者因长期滥用毒品,导致其身体机能受损,绝大部分带有多种显隐性疾病,尤其是随着新型毒品的出现,相当一部分戒毒人员脑神经受损,出现活性物质所致类精神病症状.但是,行业规定,戒毒诊疗药品大多属于红色处方,只有国家执业医师,才具备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处方权.而目前的戒毒场所大多都不具备这样的专业性人才和条件,往往导致戒毒治疗与康复工作质量不高.因此,有必要整合社会医疗资源,进行科学化的顶层设计,构建覆盖面更广的戒毒诊疗中心.
其他文献
禁毒戒毒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本文根据法律要求,结合戒毒工作实践,提出以司法行政系统承担的康复戒毒职能为出发点,加强与医疗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药物维持治疗等戒毒方式有效衔接,努力把戒毒人员放到从脱毒、康复、顺利回归社会完整戒毒链条中来考虑,使戒治工作取得最大的成效.
戒毒治疗和康复信息化是一种新事物,它不仅代表着先进的技术,而且也代表着一种新思想、新思维.戒毒治疗和康复信息化将会促进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而是工作的全面创新,包括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会提高戒毒治疗和康复的处理效率,提高戒毒治疗和康复水平,推动戒毒治疗和康复工作全面进步.
随着戒毒工作的逐渐深入开展,不论是从人员配置还是从仪器设备的引进方面,对戒毒医院的投入不断加大,戒毒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戒毒人员的健康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戒毒医院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实际医疗保障能力与戒毒人员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还有一定距离,戒毒人员伪病、诈病的情况也时常发生,所以戒毒医院的医疗风险不容低估.只要能够随时掌握戒毒人员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在对有“伪病”行为的人员进行
根据《禁毒法》规定,中国的戒毒措施主要有自愿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和强制隔离戒毒四类.强制隔离戒毒是挽救吸毒者的行政强制措施,目的在于帮助吸毒成瘾人员戒除毒瘾.解决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问题关乎和谐稳定,务必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
织金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受地理位置及历史因素的影响,织金县历来属于毒品危害重灾区,毒品问题严重制约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严重阻碍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的步伐.在严峻毒情形势面前,织金县积极应对辖区内禁毒形势的新变化,坚持高位推动禁毒工作的新思路,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为主线,以"阳光工程"为载体,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吸毒人员"回归行动",最大限度地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有力推进吸毒人员回归社会.
习总书记强调,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作为一种新兴的戒毒措施,在法制形态上体现为集生理戒毒、心理矫治、身体康复、行为矫正、后续照管于一体的戒毒模式,在工作特色上体现为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管理和服务相结合、医疗和教育相结合、康复和劳动相结合、关怀和救助相结合,这就相应要求强制隔离戒毒所适应国际国内戒毒形势变化、辩证分析戒毒工作发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工作坚持以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长期保持操守、降低复吸率为目标,针对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后续照管则是这一目标达成的重要环节.为此,笔者通过走访部分基层司法所和回归人员,从分析戒毒人员违法行为原因和当前回归社会工作现状入手,对进一步完善戒毒人员后续照管机制进行浅思.
当前,国际毒品持续泛滥,新型毒品产量居高不下,毒品滥用依然活跃,吸毒人员居高不下,戒毒人员复吸率高、回归社会难问题、矛盾依然突出.对于戒毒与康复人员如何更好回归社会的途径,笔者认为应处理好家庭关系,建立正常无毒的交往人群,要充实自己的生活,不断发现和挖掘有意义的人,实现有意义的梦想。
本文单就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探索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的路径,心理回归主要看戒毒人员是否向他人表达出强烈的戒断意愿并真正从内心深处排斥毒品,有拒绝毒品和戒毒行为。吸毒人员是否主动放弃毒品,积极向家庭,向社会靠拢,是对他们心瘾是否戒除的最好检验,也是他们实现家庭回归和职业回归的基础,更是他们能否彻底戒断的关键。戒毒人员普遍感到回归社会以后无路可走,产生这一感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回归社
解决好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就业保障问题,达到降低复吸,提高操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戒毒工作目标,作者认为应树立戒毒信心、强化出所教育、加大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