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制备针对蓝舌病病毒(BTV)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利用血清型1型蓝舌病病毒(BTVI)免疫BALB/c鼠,4次免疫后取小鼠脾淋巴细胞与SP2/0进行融合,并用BTVl包被ELISA板,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出3株稳定分泌抗BTVl的MAb的杂交瘤细胞株(2810、3D4、4H8)。利用表达BTVl主要蛋白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染BHK-21后,对所制备的杂交瘤细胞株上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
【机 构】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开放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出 处】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制备针对蓝舌病病毒(BTV)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利用血清型1型蓝舌病病毒(BTVI)免疫BALB/c鼠,4次免疫后取小鼠脾淋巴细胞与SP2/0进行融合,并用BTVl包被ELISA板,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出3株稳定分泌抗BTVl的MAb的杂交瘤细胞株(2810、3D4、4H8)。利用表达BTVl主要蛋白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染BHK-21后,对所制备的杂交瘤细胞株上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IFA)以及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2810和4H8与VP7蛋白反应,而3D4与VP6蛋白反应。进一步利用IFA对3株MAb的反应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3株MAb与24个血清型的BTV均可反应。本实验室制备所得的MAb为建立BTV免疫学检测方法和相关病毒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为探讨3株A型C-Hpg-8(CVCC254)、B型(BJ.05株)和C型(668株)副鸡禽杆菌对SPF鸡的致病力,用120只57日龄SPF鸡进行了此3个菌株的致病力试验,分别眶下窦内接种1.5×10"cfu/0.2mL/只鸡~400×104cfu/0.2mL/只鸡C-Hpg-8、BJ-05株和668株,每个剂量攻击5只鸡,攻毒后观察7日,结果除1只鸡未发病外,119只鸡均呈现典型的鸡传染性鼻炎症
从吉林省某发病鹅场分离到l株病毒,经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鉴定证实,该毒株为新城疫病毒,命名为MHK.1株。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病毒的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为43 h,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为1.63,表明该毒株为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经序列测定结果表明,MHK-1株F基因核苷酸长度为1 662 bp,编码553个氨基酸,其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112R-R-Q-K-R-
Toll样受体(TLRs)通过识别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PAMP)而介导免疫应答反应,在宿主防御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TLR5的多态性会影响机体对细菌鞭毛的识别,导致不同宿主对病原感染的易感性产生差异。在本研究中,我们从雉鸡、珍珠鸡和9个家鸡品种中扩增了TLR5序列,分析序列差异。数据显示,9个家鸡品种的TLR5的氨基酸同源性在99.4%~99.9%之间,珍珠鸡与家鸡的氨基酸同源性在92.1%~92
本研究将鸭胚成纤维细胞传代两次,提取细胞总RNA;利用Clontech SMART技术,以LD-PCR合成双链cDNA;利用同源重组方法,将纯化后的双链cDNA在酵母细胞Y187内构建cDNA文库。结果表明,细胞总RNA的0D260nm/OD2802nm为2.0,文库容量达到5×106cfu,插入的双链cDNA的平均大小为0.65 Kb,文库的重组率为100%。该cDNA文库构建的成功,为筛选与小
为构建以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为载体表达O型口蹄疫病毒(FMDv)中和表位的重组病毒,本研究将FMDv-VP1蛋白中和抗原表位区(第141-160位氨基酸)插入到Pcv2-0RF2编码的cap蛋白c-末端,利用感染性克隆技术拯救出一株表达FMDV-VP1的中和抗原表位PcV2重组毒株,命名为recPcv2-cL-VP1。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捕获ELISA和免疫电镜鉴定该重组
为研究负载口蹄疫病毒VP1-VP4融合蛋白质的树突状细胞对淋巴结T细胞的活化效应,通过构建pET32a-VP1-VP4原核表达系统制备VP1-Vp4融合蛋白。将纯化VP1-VP4融合蛋白负载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后与淋巴结T细胞共培养,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点的共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结果表明,负载FMDV Vp1-Vp4融合蛋白后的BMDc可通过溶酶体一MHc—II类分子途径有效
研究负载口蹄疫病毒vP4蛋白的树突状细胞对淋巴结T细胞的活化效应。方法:构建pET32a.VP4原核表达载体,经过诱导表达和纯化获得重组vP4蛋白。同时制备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和淋巴结T细胞,以vP4蛋白负载BMDc后与淋巴结T细胞共培养。收集不同时间点的共培养上清液,用ELIsA检测其IFN一1的含量。结果:成功构建了pET32a-vP4原核表达载体,得到了高纯度的重组VP4蛋白。负载V
本文研究布鲁氏菌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基因缺失株和PGM蛋白对胚胎滋养层细胞(HPT-8)的损伤作用及其引起炎症反应时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布鲁氏菌pgm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文分别用布鲁氏菌pgm基因缺失株和纯化的PGM蛋白感染胚胎滋养层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的观察和酶联免疫反应检测其对细胞的损伤作用以及细胞因子的变化。本实验获得了纯化的PGM蛋白,成功构建了pgm基因缺失株,采用该基因缺失株免疫
为建立BTV特异性诊断方法和研究VP7蛋白功能,以目前国内流行的优势血清型病毒BTVl6免疫Balb/c鼠,取免疫后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同时用BTVl6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方法进行筛选,并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最终获得两株稳定分泌BT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IB7、IVA4)。将本实验室保存分别编码BTVl6十个基因片段的真核重组pCI-neo质粒分别转染BHK-2
参照GenBank上的F1L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儿sY04株DNA,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测序获得长1 011 bp的F1L基因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F1L基因与Jilin、Nz2、Ov-T耐n0等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2%~99.7%。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分离毒株的F1L基因差异不大。将F1L基因克隆至pshuttle 2载体,筛选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