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褐飞虱对野生稻的自由选择性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kw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生稻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具有抗虫、抗病等优良抗逆性状,挖掘利用野生稻的优良种质对水稻育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生物型Ⅱ与孟加拉型两个生物型成虫对药用野生稻、阔叶野生稻、短花药野生稻均表现为不选择性,对普通公馆野生稻的嗜好性与栽培稻感虫品种相似。为野生稻抗褐飞虱特性在抗虫育种中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在室内测定红火蚁对火腿肠类、植物油类、食品类和种子类等19种食物的偏好性,分析评价引诱物作为红火蚁监测诱饵或毒饵引诱剂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红火蚁工蚁对供试食物的偏好性有明显的差别,其中最喜嗜火腿肠类,其次是植物油类和蜂蜜,对种子类偏好性较差。红火蚁对火腿肠类、植物油类的不同品种偏好性无显著差异。因此推荐,火腿肠类可作为红火蚁检疫及发生监测诱饵,植物油类可被用作防治红火蚁毒饵引诱剂。
座壳孢菌Aschersonia sp.是柑橘粉虱的优势天敌。用含药平板法测定了17种农药对其菌丝的抑制作用,用水琼脂玻片法测定了18种农药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孢子比菌丝对铜制剂可杀得、松脂酸铜敏感;孢子对杀螨剂炔螨特、三氯杀螨醇、哒螨灵的敏感度高于菌丝;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灭多威200.0mg(a.i.)/L能完全抑制菌丝生长,但不能完全抑制孢子萌发。杀虫剂噻嗪酮、机油乳剂、甲氰菊酯对孢子萌发的抑
采用盆栽试验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药剂对黄瓜根接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的效应。结果表明,5亿活孢子/g淡紫拟青霉颗粒课剂、1.8%阿维菌素乳油、98%垄鑫微粒剂、10%福气多颗粒剂、0.15%杀线丹颗粒剂、50%辛硫磷乳油对温室黄瓜根接线虫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98%隆鑫微粒剂防治效果最好,每666.7m10000g使用剂量,药后50d、200d防效分别为100%、92
江西省修水县桑园病虫害种类多、为害重。现已查明有桑树害虫120种,其中,以桑瘿蚊、桑螟、夏叶虫、桑粉虱四种为害特重,列为主要防治对象,其次黄叶虫、桑尺蠖、桑毛虫、桑天牛、野蚕等18种为害严重,列为重点兼治对象。桑病24种,其中以黄化型萎缩病为害最重。
田间将杀菌课剂阿米西达、霜霉威、霜脲锰锌连续单一使用和轮换使用进行黄瓜霜霉病防治,用药3次后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70%、87.80%、88.28%和85.43%,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每次用药后7d、下一次用药前对各处理区的黄瓜采样进行残留量测定,结果表明,黄瓜中嘧菌酯和霜脲氰的残留量随用药次数的增加而提高,但3次用药后黄瓜中农药的残留量未超过国家标准或相关规定;轮换用药在达到有效控制
在广赤眼蜂发育至卵期、幼虫期、预蛹期和蛹期,分别用5种菜田常用农药进行喷雾处理,观察各处理对赤眼蜂不同虫态发育的影响;同时采用药膜法测定供试农药对成蜂的毒性。结果表明,广赤眼蜂不同虫态对农药敏感程度不同。一般来说,成蜂期对农药最敏感,其次是蛹期和预蛹期,接着是幼虫期,卵期耐药性最强。不同农药对赤眼蜂各虫态的毒性存在差异。5种供试农药中,毒死蜱对广赤眼蜂的毒性最强;其次是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对卵
采用弓夜法捕捉板齿鼠,研究了种群的繁殖特征如性比、怀孕率、胎仔数和年龄构成,为开展板齿鼠的数量预警和制订可持续治理技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广东省板齿鼠的性比为0.84,雄性略多于雌性;2-11月是繁殖期,怀孕率37.18%±2.41%,平均胎仔数(6.7±0.33)只/胎,其中成体的怀孕率和平均胎仔数均显著高于亚成体,是种群繁衍的主体。板齿鼠的繁殖行为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的繁殖强度(怀
我国常规3cm波长的昆虫雷达成功监测了大型昆虫空中的迁飞行为,但是厘米波昆虫雷达无法实现微小型昆虫远距离飞行的观测,毫米波昆虫雷达的建成解决了这一问题。2007年6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成都锦江电子系统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我国第一台毫米波扫描昆虫雷达。描述了毫米波扫描昆虫雷达的基本构造、功能、工作原理及监测技术的初步应用,并对毫米波扫描雷达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沙坡头人工固沙植被区建立近50年后,由于生态条件的改变,其建群植物油蒿的长势衰弱并大量死亡,本实验从油蒿根部害虫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人工植被区和天然植被地区油蒿根部害虫为害的研究得出:沙坡头人工植被区引起油蒿大量死亡的之间原因是由根部害虫的为害造成的,其中引起死亡的主要害虫种类按照贡献大小以次为:窄吉丁Agrilus sp.、沙蒿木蠹蛾Holcocerus arternisiae、沙蒿大粒象Ados
以水稻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水稻愈伤组织再生频率的各种因素,如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配比等,发现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再生频率有很大差异,继代培养时加入适量的激动素(KT)或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增加分化培养基中的渗透压和琼脂浓度,以及在分化培养基中加入玉米素(ZT)均可明显提高水稻愈伤组织的再生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