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信息时代的图书馆人文精神

来源 :中国图书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kanhaow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吴晞在1999年第1期的《图书馆》公开提出图书馆人文精神以来,已有不少图书馆界人士对此展开研究和讨论,关于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我国图书馆界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馆领域的全面渗透,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和事业发展有了相当的改变,如何使得图书馆事业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图书馆人文精神在其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部分研究者对于图书馆人文精神作用的过分夸大和片面强调仅从读者服务和制度保障方面来体现人文精神的实践,使得图书馆人文精神流于形式化,这种认识与实践令人担忧。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图书馆员,就此结合图书馆工作实践提出一点见解和建议。
其他文献
在日常的信息传播结构中,大众传播无论在传播速度还是在传播广度上总是主导小众传播的,但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会颠覆大众传播的主导地位,各种不确定的信息通过小众传播迅速、广泛地流传,导致原有传播场结构的失衡。本文把信息的传播场结构归纳为相离、相接、相交三种模型,分析在危机事件中,信息是怎样在大众传播和小众传播之间流动的,从相离模型过渡到相接模型,进而又回复到动态平衡的相交稳定模型,使信息传播场在危机的不
通过对重大危机、媒体伦理价值和媒体伦理行为的界定和合法性的分析。面对重大危机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困难,根据对媒体的伦理价值和伦理行为的分析,提出了媒体面对危机的两个基本原则:一、完全利他、完全利己、为己利他和为他利迹象统一道德至上原则;二、相对保守的价值中立原则。
随着世界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加剧,各国把教育摆到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课程改革。体育新课程改革给体育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新课程改革,归根结底,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和能力的教师来操作,只有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如何培养和建设一支新型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已成为学校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从中小学体育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方面略加探讨。
本文试图就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演变过程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分析培养目标再定位的依据和原因,旨在为实现培养目标再定位提供参考。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参与课堂教学各因素(教学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时间)之间的组合形式和活动程序,是在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框架和可以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它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环节);二是这些组成部分在课堂流程中的先后顺序;三是这些组成部分的时间分配。在当前小学的体育与保健课的教学中,一般都是采用源自20世纪50年代引入
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其目的是追求新的发展,探索新的规律、创立新的学说。由此,图书馆知识创新的内涵可界定为图书馆通过知识创造、生产、加工、传播和应用,以引起和推动图书馆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自图书馆诞生之日起,图书馆事业就与人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始终关注的焦点是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延续,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这其中所贯穿的就是图书馆所固有的人文精神。
耶鲁大学图书馆的Alice Prochaska在《国际化视野中的特藏》一文中谈到,数字图书馆是个理论与实践飞速发展的领域,除了数字新技术本身外,伴随着社会的需求进程,不断有新的挑战和新的课题需要图书情报工作者去面对,图书馆工作者将经常面临"进退维谷"的复杂局面。新的挑战和课题来源于实际社会,它们往往以一些我们还不太熟知的面目、跨学科的复杂性来到我们面前。面临对文化遗产传统知识的组织和有效管理时也是
为社会公众提供平等的信息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社会价值的充分体现,也是现代图书馆所追求的目标。随着信息自由权利、信息平等权这样的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深入人心,图书馆平等服务原则表述在很多场合频频出现。但是,国内图书馆界对平等服务仍存在一些认识上的不同甚至误区,以至造成图书馆服务与平等精神相背离。本文就图书馆平等服务从伦理视角予以审读,以期全面、准确地把握平等服务。
职业作为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社会成员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传统产生着重大影响。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图书馆职业精神是图书馆整体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图书馆职业精神也是我们图书馆馆员从事为读者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信仰,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图书馆这个行业算得上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在市场经济遍及全球的今天,它还要坚守着无偿、无私、奉献的准则,善待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