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结构对砂岩储层含油性的控制作用

来源 :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w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岩作用可以说是从始至终在控制着孔隙结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控制作用,既有建设性的又有破坏性的。孔隙演化过程中储层主要经历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齐家地区地处大庆长垣西部齐家-古龙凹陷内,高台子油层是一套致密的泥质粉砂岩组合,发育四个油层组,其中高三、高四油层组是青山口组地层的主力生油层。高台子油层埋藏较深,且这些层段受到后期强烈的成岩改造,导致储层孔喉发育不规则,造成较强的含油非均质性,因此需要开展系统的储层微观特征研究。通过岩心观察、镜下薄片鉴定、扫描电镜、恒速压汞等方法,研究常规孔隙、裂缝、纳微米孔隙结构及类型,确定研究区储层岩石学特征、结构特征、岩相特征等。对储层孔喉特征及配置关系进行研究,确定了孔隙类型、喉道类型、裂缝类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压汞实验参数,通过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储层分为三大类,四小类,建立了一套致密储层微观分类评价方法,并对不同类别储层孔喉结构进行特征分析。本文以高三 3 小层为例利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对研究区储层含油性的影响,综合考虑沉积作用对储层原生孔隙结构的控制及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后期改造,将两种相图相互叠合,并对叠合后不同区域的储层进行归类分析。其中长石溶蚀相与分流河道沉积微相组合的储层物性最好为Ⅰ类储层,胶结成岩相与河口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的组合中等为Ⅱ类储层,强压实成岩相与分流间泥沉积微相的组合最差为Ⅲ类储层,因此可以将含油优选区中的Ⅱ类储层作为今后石油勘探的重点目标。
其他文献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成熟,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在体育新闻传播过程中对新媒体进行应用,需要对新媒体的应用和发展进行研究和
编辑和校对是对于图书出版环节必不可少的内容,两者之间能够相互作用,互为补充,从而提升图书的质量.本文简要介绍了校对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图书校对工作中增强编辑意识的
  依据岩心、薄片和测井等资料,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伊拉克W 油田白垩系Mishrif 组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层序格架内的沉积相的类型与特征.研究区
会议
  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而引起的吸收衰减也是地震资料的重要属性之一.根据地层吸收性质与岩相、孔隙率、含油气成分等的密切关系,通过地震资料预测储层的岩性及砂泥岩分布,在
会议
  随着时间的增长金属油气管道的腐蚀逐渐严重。其中H2S 是影响集输管线腐蚀穿孔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验证明搪瓷涂层是解决H2S 对集输管线腐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文首先对搪
会议
  SAGD 快速均匀启动技术是一种利用微压裂方法提高双水平井SAGD 启动效率的技术,上下注采井间形成有效扩容区域是快速均匀启动成功的关键。新疆油田基于先进的分布式光纤测
会议
京广线大瑶山隧道病害整治平行排水隧洞工程于1996年4月15日正式开工。 该工程由铁道部隧道局担负施工任务,设在大瑶山隧道出口靠山侧,总工期为三年。该工程由铁道部第四勘
  本文以新疆吉木萨尔地区为试验区,以SASI 和ETM+为主要数据源,经过数据处理后得到相应的烃类、碳酸盐以及二阶铁等油气异常信息。同时利用温度反演以及野外采集的光谱进行
通过一起由供水设施检测行政事项转为行政诉讼案的调查处理过程和法院最终审理结果,从责任主体,卫生监督部门职责、违法事实、接诉即办等进行分析讨论和经验总结,建议政府应
  为维持全球能源需求,油气公司开始不得不勘探开发海上油气或把已生产井钻至更深处的目的层,这样的结果就是不得不开始面对井下更深处的高温高压条件。为保证油井高效生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