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饮水高砷区成人砷中毒病情调查

来源 :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7届暨中国地方病协会氟砷委员会第3届全国氟砷中毒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ell0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进一步查清吉林省饮水高砷区成人砷中毒的病情情况. 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典型调查方法,在吉林省西部发现有饮水高砷区的通榆县、洮南市、双辽市3个县(市)中,选择8个乡20个自然村的18岁以上成人进行砷中毒病情调查. 结果:调查的3870人中,砷中毒患者为129人,患病率为3.33﹪;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手脚掌跖部角化皲裂,少数患者并存非暴露部位的色素脱失和色素沉着. 结论:吉林省西部地区地方性砷中毒呈轻度流行.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掌握农村改灶降氟后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动态,以制定防治措施与对策.方法:按方案随机抽取常山县芳村镇芳村、洁湖村进行病情、外环境含氟量调查.结果:居民饮用水含氟量缸(陈)水氟为(0.715±0.697)mg/L、高于源(井)水氟(0.483±0.206)mg/L.居民户室内空气含氟量>0.02mg/m3的样品占75﹪,其燃煤型户旺火期含氟量(0.0518±0.0374)mg/m3高于非燃煤型户
目的:了解燃煤型地氟病防治效果、防治措施落实进度及降氟措施及管理情况.方法:逐户调查炉灶、病情及环境介质含氟量.结果:调查105个炉灶中,合格率为77.1﹪.其中箐门10社、11社60户中,使用基本合格37户,合格率为61.8﹪,低于平均水平;两社23名儿童中,患病11人,检出率为47.8﹪,高于总体水平(30.4﹪).成人氟中毒临床症状体征总检出率为40.7﹪,其中Ⅲ度氟骨症检出率为2.5﹪.玉
目的:调查监测县及监测点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防治效果.方法按照"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调查监测县改水降氟进度,100个防氟设施管理使用情况.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监测点居民饮水氟和8~12岁儿童尿氟.采用Dean法调查监测点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结果:监测县改水率为82.9﹪.监测县100个防氟设施中,85﹪完好并可正常使用.但有11口防氟井水氟超过1.0mg/L.2个监测点饮水氟分别为
目的:探讨总摄氟量与儿童氟斑牙患病率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及总摄氟量的基准剂量. 方法:选择江苏省某县新淮村[非病区村,饮水含氟量(0.36±0.11)mg/L]和瓦庙村[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村,饮水含氟量(2.46±0.80)mg/L]所有存校的8~13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并根据儿童总摄氟量的不同将两村儿童分为5个不同的接触组,即:<1.00mg/d、1.00~1.99mg/d、2.00~2.99
目的:了解掌握辽宁省凌海市地方性氟中毒防治与病情现状.方法按照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水氟和尿氟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成人氟骨症X线诊断依据WS192-1999.儿童氟斑牙采用Dean法.结果2002、2003年,老窝村水氟、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8~12岁儿童尿氟已降至非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水平;成人氟中毒临床症状和体征检出率:17.54﹪;成人X线检出率为16.67﹪,巧女村:8~12岁儿童
目的:观察氟中毒对大鼠脑组织和神经细胞中细胞膜性脂质和神经型尼古丁受体的影响,探讨氟中毒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氟饲养大鼠和处理体外培养的PC12神经细胞,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细胞MTT(3-4,5-二甲基噻唑-2,5-二酚基四唑溴化物)还原能力、脂质过氧化和蛋白氧化水平,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细胞膜性脂质,用同位素标记放射性配体-受体实验方法测定不同的尼古丁受体类型,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地氟病)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重点防治的地方病之一.目前,除北京、山西、辽宁外,尚有11个省区的病情没有得到控制.特别在已经实施防治干预的病区,由于多采用单纯改良炉灶的措施,炉灶的正确使用率和自我维修率普遍不高,未能形成长效控制机制.近年来,贵州氟病区探索和建立了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的健康促进干预模式,并在2004年度中央支持地方地氟(砷)病防治项目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本文利用贵州
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防治的地方病,氟中毒机制研究方兴未艾.大量研究资料提供了许多有益的信息,但也存在选题不当,目标不明确、低水平重复或误入歧途等问题,其产生或多或少似与下列问题的认识有关.1"骨相"与"非骨相",哪种对氟更敏感?2什么是研究的靶点-氟骨症、氟斑牙的特征性改变?3关于实验手段的选择。本文探讨当前氟中毒机制研究中的这几个问题。
目的:探讨饮水型砷中毒对出生缺陷或先天畸形的影响.方法:采取横断面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整群抽样、定点定时入户的调查方法.结果:横断面调查病区及高砷区畸形现患率为6.69‰;非高砷区畸形现患率为2.28‰,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顾性调查砷中毒病区及高砷区畸形率为6.33‰;非高砷区畸形率4.1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畸形中以脑发育不全、斜视、唇裂多见.结
目的:分析砷中毒患者内外接触剂量与皮肤病理损伤之间的关系,探讨燃煤砷污染致接触人群皮肤癌变的危险性.方法:以70例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对患者皮肤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超微结构检查.依病理诊断结果,将70例砷中毒患者分为一般增生病变组(A组)、角化过度组(B组)、癌前病变组(C组)和癌变组(D组);同时测定患者头发、尿、食品和环境介质中含砷量,计算砷中毒患者砷接触外剂量和内剂量.结果: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