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气中生物源性过敏原是引起过敏性哮喘、鼻炎、眼结膜炎的重要危险因素。欧洲过敏哮喘和临床免疫学会(EAACI)特别小组将过敏原定义为高分子量(HMW)Ⅰ型致敏物,即引起人特异性IgE应答的大分子物质,不包括内毒素或B-葡聚糖等微生物致炎因子。大部分过敏原是分子量6-100kD的(糖)蛋白,它们往往是空气中一些颗粒物的组成部分,如花粉颗粒(10-60μm)、霉菌孢子(2-100μm),或者吸附在没有定性的空气粉尘上。尽管低分子量(LMW)的致敏物也是引起职业性气道疾病的重要物质,由于没有合适的免疫学方法可以检测其在空气中的含量,它们不被称为过敏原。近年来,人们对过敏分子的认识有很大提高,但是,有关过敏原致敏和引起过敏症状所需的接触水平的信息还很欠缺。其中一个原因是空气中过敏原的监测非常复杂,其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接触评价策略、取样方法、萃取方法、过敏原测定和数据分析等。在大多数国家,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只用于少数几个引起IgE介导的过敏反应空气中的过敏原。这些引起过敏的气溶胶包括面粉粉尘、谷物粉尘、木屑粉尘、天然胶乳及枯草杆菌蛋白酶等。过敏原接触评价是基于测量空气中过敏原的浓度(ng或pg/m~3)或颗粒数/m~3。我们需要认识过敏反应的两个阶段,首先是接触过敏原后的致敏阶段,产生特异性抗体和激活免疫细胞,但并无疾病表现;第二个阶段是进一步接触足够过敏原后的症状激发阶段。因此需要制定两个限值。不同过敏原的限值是不一样的,例如人对大鼠尿液过敏原的致敏在pg/m~3范围,对真菌α-淀粉酶的致敏在ng/mg/m~3范围,对小麦、猪、牛蛋白的致敏在μg/m~3范围。过敏个体的诊断要结合过敏原接触病史及皮试、特异性IgE检测和过敏原激发试验等。有效的干预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及抗过敏药物治疗和特异性过敏原免疫疗法。由于过敏原监控的难度和复杂性,需要通过深入广泛的科学研究取得更加合适和准确的监测方案,以评价接触过敏原和过敏转归(致敏、疾病、疗效和预防措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