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及对策研究

来源 :2007年甘肃省科协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转化和消耗规律,为今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新的思路,提出了目前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实行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适当调整水价;控制人口增长;加快外流城调水.实现流域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其他文献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类历史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方式的文章较多,但是这些文章普遍存在的问题是:①学科分类现象,即仅针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或者针对外环境来分别研究,二者缺少必要的融合,对文物保护单位系统性保护不够;②普遍对保护标准及方式的介绍不详细.本文从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方式分类入手,以北京市延庆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
旧城城市中心重要历史街区应是旧城复合功能、地域风貌、艺术特色等集中表现的场所,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文章试从天津市小白楼历史街区规划设计中探讨关于旧城城市中心重要历史街区的规划设计的思考与体现.
每个民族、部落都拥有他们各自固有的空间概念.聚落整体景观如何诠释它所处的自然环境?聚落的营建者如何利用这种空间概念去构筑生存空间以及社会环境?聚落成员如何将自己的“共同理想”,如价值观、生死观、宗族情结、地缘感等通过空间图式来洗练表达?本文尝试通过研究拥有600余年历史的贵州屯堡村寨聚落的景观空间形态,来揭示这群最早深入贵州少数民族腹地、扎根深山亦兵亦农的汉族移民部落,600多年来在特定的地域环境
从工业遗产再利用的角度出发,总结提出了工业遗产再生的七种主要模式:创意产业模式、商业购物与办公模式、文化中心模式、公共开放空间模式、工业遗产旅游模式、住宅模式以及综合开发模式.在阐述几种模式的改造设计策略、功能策略和特点的同时,结合案例分析了遗产再生对城市复兴的重要作用.
人口数量增加,人类活动频繁,农牧业发展,特别是灌溉农业的发展,水资源的浪费,造成河西地区内陆河来水量逐渐减少,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生态环境逐年恶化,锁阳城、骆驼城、黑水国成了遗址,居延海干涸了,民勤将成为第二个罗布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必须根据全国的自然地理实际,划分不同的功能区,河西地区应该是环境保护和修复区,而不是农牧业生产区,将河西地区
石羊河是我国内陆流域中人口最密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流域之一.石羊河流域生态恶化的问题已严重威胁到河西走廊的生存和发展.省委书记陆浩指出:“根本出路在于节水.”要从根本上遏制石羊河流域生态恶化的趋势,必须做好节水这篇文章,在实施好应急项目的同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采取关井压田的断然举措,发展草畜产业,实施劳务输出和生态移民,深化水权制度改革,协调解决好经济
石羊河流域源头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武威乃至河西绿洲灌溉农业的“天然水塔”和绿色保姆,源头生态修复和荒漠化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是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环节、治本之策和当务之急.源头治理的关键是要实施源头综合治理项目、建立水源涵养林补偿机制、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特色产业,从2007年起,经过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的综合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 “三化”草地得到全面治理,水土流失
凉州区位于石羊河流域中上游,面积是全流域的12.2%,人口却占到50%.境内干旱指数12.6.现状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9.616亿m3,其中地表7.53亿m3,地下(包括重复利用水)约为2.86亿m3,不考虑其他用水,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35%,属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该流域的生态问题,归根结底是水资源的匮乏和分配问题:一方面是本身水资源短缺,正常年份不考虑分水平均
针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农业灌溉用水现状,对农业节水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强节约用水的几条措施建议.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严重超采,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石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超过其承栽能力,要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建议采取强化水资源通一管理、保护水源涵养林、实行生态移民、加大节水灌溉推广力度、外流域调水等措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