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素社主任谈量-效关系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暨湖南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治疗疾病需辨证立法准确,药物剂量足以对抗疾病,方能收到良效,二者缺一不可.药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发挥药效作用.量-效关系是在一定范围内药物的剂量(或浓度)增加或减少时,药物的效应随之增强或减弱.可见药物的用量直接与疗效相关,恰当的剂量是治愈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有毒性药物应用时,剂量太小,药不中病,剂量太大,会发生中毒.剂量不仅影响临床疗效,还可影响生命安全.故有人说剂量是方剂的灵魂.然而,中药不同于西药之处是中药治病剂量范围更大,更难掌握,很多文献仅给出药物组成,并没有写明各味中药的剂量,这也就应验了"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之说.为了确保中医治疗既有效,又安全.量-效关系的研究必须深入探索.就师从段素社老师临证时有关量-效关系与合理用药方面的所见所闻做一介绍。段师强调汤头歌诀要诵记,方剂中各药的剂量也要牢记。要考证古人用药剂量。中药剂量使用应坚持适量的原则。所谓适量是指在患者身上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不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中医并非无害,过量应用或不适当使用发生肝肾损害的中药也时有报道。方剂的大小,药味的多少,药物的分量,药物间的比例,是由疾病的轻重缓急,疾病所处的阶段,病人身体的强弱,病人对治疗的反应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中药药学服务.方法:总结医院门诊中药房开展药学服务的现状,分析中药药学工作的特殊性,提出改进措施.结果:目前中药房所开展的药学服务主要包括对饮片质量管理、规范调剂流程、加强与患者和医师沟通四个方面,总结这些经验同时也提出改进方法.结论:医院开展的门诊中药药学服务有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本文也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进行思考,以期为推动中药药学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药师除巩
现行《中国药典》(简称《药典》)载有16个蜜炙品,以上16个品种都是用蜂蜜辅料炮炙,为什么在名称前有的冠以“炙”字;有的冠以“蜜”字?不管是否为单列品种,这种命名的规范性有待商榷。通过查阅文献,考察"炮"、"裂"、"炙"的含义与"炮炙"与"炮制"的演变过程,了解"炙"字在炮制术语中的应用,建议规范蜜炙品名称的使用.
随着中医逐渐受到重视,中药在临床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不同中药有其各自的特点,其种类繁多、剂型多样、成分复杂,且中药方剂结构组成的多变.这些都导致了中药剂量的应用也随之改变.中药量效关系的平衡尤为关键.本文将从单味中药和中药方剂两个大方面对中药的量效关系进行介绍。单味中药的剂量与疗效成正比、单味中药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中药方剂总量的改变和中药复方中药物配比的改变影响疗效。通过总结临床不同中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我国中医药国际竞争力、发展中医药潜在价值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回顾我国中药标准化的建设背景、历程与现状,分析当下面临的发展滞后、国际竞争激烈、行业观念陈旧几个问题。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主要障碍在于缺乏足够的内源动力,以市场占有率而言,我国中医药占世界中医药市场份额不足5%.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中医药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中医药行业拥有良好的发展机
目的:快速分离和鉴定夏天无中的抗补体活性成分;方法:应用离心色谱仪分离夏天无总碱中的抗补体活性成分,通过质谱和波谱分析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细胞溶血实验进行体外抗补体活性的评价和作用靶点检测;结果:应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水(4∶4∶3∶5,v/v/v/v)溶剂体系,取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从夏天无总碱一次性分离得到3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原阿片碱、巴马亭与比枯枯灵,纯度经HPLC测定
中药在各个国家之间成为主流,中国在走中药国际化的过程中,也逐渐建立了中药标准化,本文从中药的生产、质量、通用名来阐释中药标准化.中药名称标准化要做到一药一名,中药名称尽可能与原动、植物名(药材基原名)相一致,努力向一药一种方向迈进,加强中药品种考证工作,名称尽量具体化。中药材生产中药材的种植、栽培、采收要标准化,需制定标准与规范。中药质量标准化要采用生物学评价指标、现代分析技术。
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又名田七,金不换,参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以根、根状茎入药,具有化瘀止痛、消肿定痛的功效.《本草纲目》载:三七主"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出血……诸病."其主要成份有三七素(三七氨酸)、三七总皂苷(PNS)、黄酮、挥发油、氨基酸、糖类等有效成份,现代药理学表明其具有止血、保护心肌细胞、保
中药属于药品是特殊商品,不能像食品和物品一样随意流通,这在互联网+整合的时候会遭到互联网的冲击会存在一定问题.中药从开采到饮片炮制,到生产流通,再到临床使用,每一个环节都收到政策的严密监测.执业药师至少受过多年的专业训练,之后的从业更是几乎要终身实践学习.流通于市场的中药,80%由医院的医生开出处方,仅有不到20%的中药在零售药店出售;因而,基本要素不能流动,以及医保支付问题,阻碍了中医药的互联网
中药量-效关系是确定用药剂量的依据,是确保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基础,科学的探究中药量-效关系,规范合理的制定中药临床使用剂量,对确保临床的安全合理用药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中大致归纳了一下中药量-效关系在临床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性的提出了一些研究思路和方法。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必须结合临床,以病证为前提。量-效关系的研究应该个性化,以功效为出发点,逐一研究。先筛选出临床最常用的几百种药物,研究单味药的
目前,西药量效关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由于中药成分复杂、适应症广、大多数药物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临床方面除了单味药的使用更多的是中药方剂、配伍等,使得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更加复杂.本文对中药量效关系进行初探并将中药量效关系的共性、特殊性与个体化用药相结合以更好地促进中药的合理使用.具体分析了中药单味药和方剂中的量效关系以及中药的量效关系与毒性。中药量效关系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相同疾病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