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王船山《周易外传》中“贞来善往”的生死观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船山从"生与命"、"化与基"、"形与气"、"养与性"等层面来阐释"生"之现象及成因.用"往来说"释生死,认为"有往来而无死生",对"所自往"与"所自来"、"所以往"与"所以来"、"同往同来"与"异往异来"等关系作出阐释,涉及到往来之状态、方向、原因和动力等理论层面.用"聚散说""屈伸说"释往来,倡导"扶清抑浊"之功,建立了一种完备的体现儒家精神的"贞来善往"、"珍来慎往"的生死观.据此对道家的主静贪生思想与佛家的"趣死说"和"死此生彼"的"轮回说"进行了严厉批判.船山的生死观细致而深刻地回答了人生的来源和归宿、意义与价值问题,描绘了一幅健实主动、生生不息的世界图景,彰显了人类"为天地立心"、"参赞天地化育"的价值观念和宇宙情怀.
其他文献
视觉词汇识别的研究发现刺激类型与任务存在着交互作用,但在神经成像的研究中还没有明确地结果表明这种交互作用在大脑中的反应。本研究操纵假字与真字的相似性,考察被试在完成词汇判断(LD)与符号探测任务(SD)时的大脑活动。对成像数据进行独立成分分析(ICA)分离出功能相对独立的脑区成分,并鉴别出与刺激呈现高度相关的脑区。对这些脑区的回归系数进行2(任务)× 6(刺激类型)的ANOVA分析。结果发现任务主
[研究目的]复原力是指个体面对不利情境能够成功调适的能力,本研究对复原力量表(CD-RISC)在民航管制学员中的信度和效度等心理测量学特征进行验证,同时对民航管制学员的复原力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集中被试进行团体匿名施测,测试问卷包括复原力量表(CD-RISC)、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自尊量表(SE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数据分析采用验
团体凝聚力是团体咨询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被认为是决定疗效的重要因子,但是对团体凝聚力的认识始终没有达成共识.本研究从团体成员感受到的人际信任、团体吸引、自我卷入出发,通过全程观察一个心理辅导团体,以及综合前人研究中的发现,编制了团体凝聚感量表的题项.对两个团体进行两次测量,共得到109个有效数据,进行初步项目分析,删去质量低的题目,最终形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41,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一
本文介绍了范蠡的生平,一生曾三次转换角色,先是助越灭吴,接着功成身退,最后经商致富,都获得圆满成功.把赚到的钱,散给贫穷的朋友和远房兄弟,成为当地有名的乐善好施、德财并举的富翁.是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慈善家,创造了人生的辉煌,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且范蠡的成功和易学思想相辅相成。尽管没有明确的资料说范蠡精通《周易》,但对照他一生的行事,更是体现了《周易》盛极思变的思想。《周易》一再强调要与
通过论述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七部分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从四方方面阐述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思想和目标任务.提出新论断、新要求的在易学思想上的体现。以及易学思想的辩证理论。
运用周易思想论述人与环境能量场的阴阳平衡。无论是居住环境、职场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是可以相应的有所选择的。对食品、药品、物品的污染理应尽力避免。同时,改善其居住环境,尽可能地减少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对居住环境、职场环境及人文环境作出正确或适当的选择,得到物质环境的能量场和人文环境的能量场的呵护,庇佑自己及家人,从身体健康到物质生活甚至精神领域都得到最完善、完美的和谐统一。
通过举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北京故宫内局布局中的应用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温州老城规划建设中的应用两个例子,城市建筑文化设计中有一种追求"宇宙图景"的思想.把城市设计成星宿的象征.在城市建设选址、规划布局中要注重地理环境优选;时空优选;太阳、月球、星宿等要素的优选等.体现天地人和合的思想.相信"天人感应"的理念.
本文介绍了主体间性问题及其现象学的分析路径,总结了现象学家们对主体间性问题的主要探索,阐述了意向性视域对先验主体间性问题的分析进路。
本文介绍知识是剩余劳动的自然基础,在劳动过程,知识首先要与人的体力劳动成分相结合,成为人的活劳动的组成部分,并通过人的活劳动,才能够创造价值,而这时知识已经失去了其独立的存在形态,不可能成为创造价值的源泉,只有人的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本文尝试面对康德哲学中的空间概念这一问题并试图论证,在康德哲学之中,空间是与时间概念同等重要的两个要素,因而,空间作为一个基本的感性直观形式也需要并可以进入到这一先验的过程之中。在这一理解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指出,这一先验演绎的过程在其进行之中,之所以没有将空间概念及其之先验可能引入关注的视野,源于康德审视理性能力的总体思路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