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胸腰椎后路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13年6月发生深部感染的22例胸腰椎后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男10例,女12例,年龄11~58岁,平均35.7岁.脊柱侧凸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腰椎管狭窄症6例,胸椎骨折1例,胸椎管狭窄症1例.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胸腰椎后路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13年6月发生深部感染的22例胸腰椎后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男10例,女12例,年龄11~58岁,平均35.7岁.脊柱侧凸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腰椎管狭窄症6例,胸椎骨折1例,胸椎管狭窄症1例.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选择性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效果及邻近节段活动度保持情况.[方法]2010年8月-2014年8月,采用选择性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共计197例,获得随访160例,其中男92例,女68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42.4岁;我们根据临床工作经验提出了SelectiveFusion(SF)分型,其中I型骨折30例,Ⅱ型骨折32例,Ⅲ型骨折28例,Ⅳ型骨折70例.
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7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Orem自理理论进行护理,内容包括完全补偿性护理、部分补偿性护理、支持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并发症例数以及平均住院天数。
目的对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科86例住院治疗的老年骨关节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我科现存护理模式和临床健康宣教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形成率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用临床健康宣教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的实验组健康行为形成率高,满意度更高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预后康复理疗干预则需医护人员在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以及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其中10%~20%需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与手术成功密切相关。为预防和减轻手术后硬脊膜和神经根粘连,加强腰背肌的肌力,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进行早期、适量的腰背肌功能锻炼,以增强腰椎稳定性。本文旨在分析、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患者做回顾分析、随访及评价,总结早期功能锻炼对康复的影
目的:探讨年龄大于75岁的高龄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情况及疗效。方法:系统回顾分析2006年8月至201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共对62例(72膝)年龄超过75岁的患者实施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男23例,女39例。其中,有10例患者分两次进行了双侧全膝关节置换,间隔时间1~24个月。
背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治疗中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的问题凸显,治疗手段集中在包容手术术式的改进上,导致开放手术的方式繁多,尚没有针对髋臼上缘骨缺损、股骨头包容增加的骨组织工程研究。目的:建立DDH模型,探索生物可吸收膜托起的转然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组织工程复合物植入髋臼上缘骨缺损区成骨的试验方法,以增加发育不良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以解除疼痛,纠正膝关节畸形,维持关节的稳定性,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我科自2015年1月~2015年3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136病例,通过精心的术后护理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关节功能,解除疼痛,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
目的:PICC在骨科患者中应用范围较少,但颈髓损伤的患者因需静脉输入大量液体,而大多数液体对血管有刺激性,故部分患者选择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本文目的是探讨PICC在颈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颈髓损伤的患者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静脉治疗,观察组使用PICC进行静脉输液,采用B超引导下的塞丁格技术,选择的血管为上肢贵静脉,置管前进行患者评估,置管护士均受专业
目的:研究皮节体感诱发电位(dermatomal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DSEP)在监测腰椎手术中医源性神经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161例腰椎病变患者,男94例,女67例,年龄27~72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腰椎管狭窄症69例,腰椎滑脱症40例。
目的:探讨骨科护士在甲型血友病患者关节置换术的作用。方法:对6例甲型血友病患者行关节置换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骨科护士在术前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协调沟通整个手术团队制定手术计划,指导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手术,成立综合关怀团队,做好心理干预,密切监测凝血Ⅷ因子浓度,及时准确输注凝血因子,做好患者的安全教育;术后严密观察出血情况,准确记录术后引流量,观察生命体征,动态监测凝血Ⅷ因子浓度,根据化验及医嘱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