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然界中Cl的2个常见稳定同位素35Cl和37Cl,丰度分别为:75.53%和24.47%.Cl也是一种易溶元素,主要分布在造岩矿物和各种水体中.由于35Cl和37Cl其间相对质量差异的存在,Cl同位素在自然界的地质环境条件下具有同位素分馏现象.Cl同位素方法是一种新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近年来,随着高精度高灵敏度Cl同位素测量方法的建立和广泛使用,Cl同位素在地球科学各个领域已经显示了极好的
【机 构】
: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
【出 处】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界中Cl的2个常见稳定同位素35Cl和37Cl,丰度分别为:75.53%和24.47%.Cl也是一种易溶元素,主要分布在造岩矿物和各种水体中.由于35Cl和37Cl其间相对质量差异的存在,Cl同位素在自然界的地质环境条件下具有同位素分馏现象.Cl同位素方法是一种新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近年来,随着高精度高灵敏度Cl同位素测量方法的建立和广泛使用,Cl同位素在地球科学各个领域已经显示了极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己初步查明Cl同位素在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的组成分布情况,并了解了Cl在地质过程中的分馏特征及其Cl同位素在示踪板块俯冲和壳慢物质循环过程、热液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的起源所起的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Temperature is a fundamental issue in graniticmagmas.Hf is otopic variations in magmatic zircons of granitoid rocks record Hf diffusion that is a tempera-ture-dependent constant.Thus the variation can
处在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之间的江南造山带,其形成和演化备受关注.江南造山带中出露大量新元古代岩浆岩,是探讨其构造演化的理想对象,但是关于它们的成因及构造背景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选择梵净山花岗岩和梵净山群的火山岩夹层为研究对象。
花岗岩在中天山地块广泛分布,出露面积约占整个中天山地块面积的60%~70%,形成时代从晚寒武世到中三叠世(500~240Ma).对这些花岗岩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岩浆起源可为东天山的区域构造演化研究提供有效的制约.本文对东天山星星峡一带的晚古生代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以期探讨其岩浆起源及其形成构造背景。
西昆仑玉其卡帕花岗岩位于中巴公路盖孜检查站西10km.岩体宽2~6km,长20km,面积约80km2,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侵入围岩为早元古界布伦阔勒群(Pt1B)和中石炭统特给乃奇克达坂组(D2kz),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本次研究对玉其卡帕岩体中粗粒似斑状花岗岩和中细粒碱长花岗岩分别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SIMS锆石U-Pb年龄分析。
临沧锗矿位于云南西部临沧境内以印支期花岗岩为基底的帮卖含煤盆地中,是中国迄今为止探明的具经济开采价值的超大煤型锗矿床,其中以临沧的大寨与中寨的锗矿储量最大.而与大寨相邻的与其同属帮买盆地的勐托褐煤中的微量元素特征则较少报道,又因勐托煤未受热液流体影响,因此,本文将勐托与大寨煤中微量元素的对比研究,探讨帮买盆地的物源特征以及煤中微量元素对于热液流体的响应.
文中选取14块盆地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页岩钻孔样品进行含油率、发热量、灰分、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研究发现,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及油页岩地球化学相关图解表明油页岩的母源主要为长英质岩石。稀土元素含量与Al,Si,K以及灰分含量呈正相关,与含油率、Fe,P和全硫呈负相关,说明稀土元素主要赋存于黏土矿物中而不是有机质中,这与海相油页岩不同。
花岗岩是构成大陆地壳最丰富和重要的岩石类型之一,其可以通过不同的地壳岩石部分熔融产生,如变沉积岩和变火成岩;也可以形成于不同的构造背景下,如大陆弧和碰撞造山带.因此,花岗岩的研究对于理解大陆地壳形成、生长和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Kemp et al.,2007;Hawke sworth et al.,2010).必须综合包括野外地质特征、岩相学特征、地球化学数据乃至地球物理资料等手段深人研究花岗岩的
S元素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对赋存环境的温度及氧化还原状态等条件敏感,所以S同位素在地质作用过程中的分馏相当明显,常被用于判断地球化学环境和示踪物质来源.传统的S同位素分析方法包括气体稳定同位素质谱(GS-MS)和溶液进样MC-ICP-MS,二者都是整体分析的方法,无法获得微区S同位素信息.综合以上结果,认为八方山一二里河铅锌(铜)矿的主成矿阶段闪锌矿S同位素明显偏重(>10%0),有别于后期岩浆热液
祁连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最北缘,其构造演化包括自新元古代到古生代时期的大陆裂解、洋盆的形成、大洋俯冲、增生、闭合拼贴的过程.近年来,祁连造山带的研究重点一直集中于北祁连与柴北缘,而中祁连地体作为紧邻北祁连缝合带的地区,则研究程度则较为薄弱,其构造属性仍不甚明确.通过对中祁连西段石板墩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展开了岩石学、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讨论了其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构造背景,初步探讨了中祁连的构造
北祁连造山带位于阿拉善地块与柴达木地块之间,是中国最典型的增生造山带之一,大地构造位置十分关键.最近,在北祁连西段南部的卡瓦、双龙及小龙孔地区新发现了3条保存较为完整的洋壳残片,分别命名为卡瓦蛇绿岩、双龙蛇绿岩和小龙孔蛇绿岩.本文在野外地质及岩石建造、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新发现的卡瓦蛇绿岩年代学及成因进行了讨论,这对早古生代北祁连板块构造格局及其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