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对我国30名雪上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巡诊,了解雪上项目运动员损伤的现状和特点,探究并分析雪上项目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建议,旨在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参考,使运动员尽量减少并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提高训练效果。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在2019年1月,由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两名专业医生采用临床检查、回顾调查、实地观察的方法,按病史、症状和体征并结合辅助检查确诊,对北京崇礼滑雪场雪上项目国家集训队的30名队员进行实地运动损伤检查和评估,并通过与教练员和队医以及崇礼云顶冰雪训练基地康复工作站的康复师访谈,获得这30名雪上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资料,对这30名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30名雪上项目运动员包括单板滑雪坡面障碍及大跳台项目13人,双板U型槽3人,单板U型槽11人,高山滑雪3人。运动员平均年龄15.8±2.6(岁),单板滑雪坡面障碍及大跳台项目运动员的训练年限均为2年,单板U型槽项目运动员的训练年限均为3年,3名高山滑雪运动员的训练年限在7年以上。其中有两个部位以上的运动员有8名运动员。(2)损伤部位最多的是膝关节,占所有损伤的29.7%,其次是腰部损伤占18.9%,肩关节16.2%,腕关节损伤13.5%,踝关节10.8%,上臂及前臂损伤1人次,胸背部1人次,肘关节1人次,颈部损伤1人次。下肢损伤多于上肢损伤,严重损伤较少,过度使用损伤比较多见。损伤类型发生最多的是髌腱炎、腰肌筋膜炎、肩袖损伤以及进行过前交叉韧带术后2名,以及肱骨近端骨折病史1名,左踝腓骨骨折1人。(3)导致运动损伤的因素依次为训练比赛因素、天气场地装备因素和运动员个人因素。其中,陆上训练期间以过度使用损伤最为多见,损伤集中在膝部腰部和跟腱部,在雪上训练和比赛期间以急性损伤为多见。单板滑雪坡面障碍及大跳台项目运动损伤多发生在肩部和腰部,3名双板U型槽运动员都存在膝关节损伤,单板U型槽项目运动损伤多发生在肩部和膝部,3名高山滑雪运动员的损伤都发生在下肢,包括2例膝关节损伤和1例踝关节损伤。研究结论:本次巡诊的冬季项目队伍中有部分运动员进行过前交叉韧带手术和骨折手术,手术愈合良好。队伍中大部分损伤主要集中在膝部、腰部分、肩部和手腕,个别运动员存在肘部、前臂和颈部损伤。单板滑雪项目损伤的常见原因是滑倒时手臂触地,滑雪鞋选择不合适;高山滑雪损伤常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没有掌握安全的摔倒方法。针对有肌腱末端病的运动员,建议进行超声和冲击波治疗以及在训练中使用肌贴防护;怀疑半月板损伤以及其它组织损伤的运动员进行核磁检查进一步确诊。康复训练方面建议包括:(1)加强肌肉力量、平衡能力、爆发力、耐力、神经肌肉协调性训练,特别是肌肉力量和平衡训练尤为重要,强有力的腰腹肌、股四头肌和胫前肌力量可以更好地维持滑雪过程中的身体平衡,特别是针对单板滑雪项目运动员而言,股四头肌量训练尤为重要。(2)安排好休息和恢复,消除肌肉僵硬和酸痛,常见的方法包括静态牵拉、肌筋膜扳机点的消除(筋膜枪或泡沫轴等)、针灸以及理疗等。(3)加强心肺耐力训练,增强有氧运动能力。(4)佩戴好合适的护具,包括头盔、滑雪鞋,护膝护腕等,针对高山滑雪运动员而言,应掌握安全的摔倒方法。(5)进行充分的训练前热身和训练后的放松。其中,热身中需要包括有氧活动和动态牵拉。我国冰雪项目更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在完成相同质量的技术动作时,在大赛经验、心理承受力以及技术方面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致使可能受到的运动损伤也会更多,相关的运动损伤的合理治疗方式以及积极有效的康复方法还处在探索阶段。建议教练员、队医、康复师以及巡诊医师等形成一个合作团队,并对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详细的跟踪记录,全面掌握雪上项目损伤的特点和规律,以期将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为之后的北京冬季奥运会做积极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