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CO2下循环流化床高氧气浓度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d42953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煤生成的C02对环境的危害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富氧燃烧技术有利于捕集、储存和利用燃煤生成的CO2,被认为是短期内减缓C02排放较为可行的技术,而且能用于现有燃烧设备的改造。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技术将循环流化床洁净燃烧技术和富氧燃烧技术有机结合,但其研究起步较晚,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在当前研究中氧气浓度较低的背景下,本论文在热重-质谱联用仪、鼓泡流化床和循环流化床三个试验平台上开展系统的试验研究,探索了高氧气浓度下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技术的可行性,分析了燃烧温度、燃烧气氛、氧气浓度和操作参数等因素对煤的燃烧特性、气体污染物生成特性和传热特性的影响。在热重分析仪和5kW鼓泡流化床富氧燃烧试验系统上,分别进行了02/N2和02/C02气氛下的富氧燃烧试验,研究了朔州烟煤的燃烧特性。研究发现,提高氧气浓度和燃烧温度能明显改善煤的燃烧特性;与02/N2气氛相比,02/C02气氛对煤的燃烧特性略有改善。在鼓泡流化床和热重-质谱联用仪上,同时研究了朔州烟煤富氧燃烧的污染物生成特性。TG-MS试验结果表明,与02/N2气氛相比,02/C02气氛降低了S02、NO、NO2、NH3和HCN等的排放浓度。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大,所有气体的析出时间明显变短,析出峰强度变大。NO呈现双峰析出,N02呈现单峰析出,而S02则由双峰析出向单峰析出转变。鼓泡流化床试验结果表明,氧气浓度增大,NO和N20的排放浓度均降低:温度升高,NO的排放浓度先降低后升高,N2O的排放浓度降低。02/C02气氛抑制了部分S02的生成,钙基脱硫剂对S02的脱除作用明显。添加钙基脱硫剂后,在两种气氛下N20的排放浓度均有降低,NO的排放浓度在02/C02气氛下基本不变,在02/N2气氛下则有较大幅度升高。在0.15MWth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试验系统上,进行了高氧气浓度下的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试验,研究了炉膛的传热特性。研究表明,0.15MWth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试验系统的炉膛总传热系数约为27W/(m2.K),流化速度、一次风率和燃烧气氛对试验系统的炉膛总传热系数几乎没有影响,高氧气浓度下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的传热特性与常规循环流化床燃烧的差异很小。在改造后的0.1MWth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试验系统上,进行了高氧气浓度下的循环流化床O2/CO2燃烧试验,研究了燃烧温度、整体氧气浓度、过量氧气系数、二次风比例和一次风氧气浓度等因素对煤的燃烧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燃烧温度和整体氧气浓度,有利于改善煤在循环流化床内的燃烧,CO、SO2与N2O的排放浓度降低,但NO的排放浓度略有升高。过量氧气系数对循环流化床02/CO2燃烧作用明显,过量氧气系数增大,CO的排放浓度显著降低,而NO和N20的排放浓度逐渐升高,SO2的排放浓度略有降低。增大二次风比例可以改善煤的燃烧特性,同时SO2的排放浓度增高。提高一次风氧气浓度降低了SO2的排放浓度,而CO和N20的排放浓度先增大后降低,NO排放浓度先降低后增大,但在一次风氧气浓度超过45%以后,N2O和NO的排放浓度变化很小。在高氧气浓度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中,分级燃烧仍然是一个有效控制气体污染物排放的技术。对0.1MWth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试验系统进行了改造,添加了烟气再循环系统,探索了高氧气浓度下循环流化床氧气/再循环烟气(O2/RFG)燃烧的启动与切换操作工艺,研究了燃烧温度、燃烧气氛和钙基脱硫剂等因素对于燃烧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MWth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系统能够进行O2/RFG燃烧且运行稳定,02/N2气氛向O2/RFG气氛的切换时间约40分钟,从点火启动至达到烟气再循环稳定运行状态的时间约9小时;在一次风氧气浓度为49.6%-55.2%、二次风氧气浓度为45.3%~51.7%的范围内,燃烧后的干烟气中C02浓度在90%以上;与02/C02配气燃烧相比,除NO的排放浓度基本不变外,CO与SO2的排放浓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N2O的排放浓度则明显降低;在O2/RFG气氛下,飞灰含碳量为26.1%~34.1%,烟气中S02浓度为87~197mg/MJ,N20浓度为48~78mg/MJ, NO浓度仅为19~44mg/MJ。
其他文献
通过溶胶 凝胶过程合成了一系列存在相间偶联键的杂化聚合物材料 .IR分析证实了在无机组份与有机组份间存在碳氮键 ,其特征吸收峰在 1 2 5 0cm-1.DSC的测试结果则表明无机组
采用溶液成膜的方法制备了不同Mg(NO3)2含量的聚乙烯醇(PVA)/Mg(NO3)2复合薄膜。考察了PVA/Mg(NO3)2复合薄膜在相对湿度为54%时的含水量。采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D
通过热力学计算,绘制了25℃、60℃、110℃和150℃下的As—S—H2O系的电位-pH图,为硫化砷直接高温氧化浸出提供热力学依据.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阅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尤其对高中学生来说,阅读占了高考试卷的四分之一。而高中英语教师最应该教授学生的是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现今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维药芹菜籽药用有效成分,用L9(34)正交试验对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芹菜籽挥发油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15MPa,
以绿熟番茄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室温[(20~25)℃]和低温[(10±1)℃]贮藏条件下,1-MCP、ClO2和1-MCP+ClO2处理对果实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2种贮藏条件下,3种处理均能延缓番茄果
设计合成了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99Tcm-EDDA/HYNIC-Lys0-TOCA,并研究了其在正常小鼠及荷瘤裸鼠体内的分布和显像,以探讨99Tcm-EDDA/HYNIC-Lys0-TOCA作为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显
目的:观察妊娠期女性血液中铁、叶酸及维生素B12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00名妊娠期女性分成早、中、晚期及足月妊娠四组,分别测定其血清铁、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水平,与对照组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