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徽州文书》第五辑,重点收入了祁门、歙县和休宁三邑的文书;第一次多数量地收入了新安医学的典籍文书;继续收入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实时实地发现的文书.
【机 构】
: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合肥230001
【出 处】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医史文献分会学术年会暨新安医学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徽州文书》第五辑,重点收入了祁门、歙县和休宁三邑的文书;第一次多数量地收入了新安医学的典籍文书;继续收入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实时实地发现的文书.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DSG-Ⅲ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肝病治疗仪.比较两组生化值(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值)水平变化、肝脏彩色超声学检查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转氨酶及血脂水平均有所好转,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Warburg效应的发生发展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常规培养膀胱癌细胞系T24细胞,利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平台,体外模拟肿瘤细胞生长微环境,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有氧糖酵解的代谢产物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的含量变化.结果:成功设计并制作了本研究所用微流控芯片.T24细胞内NADPH含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细胞培养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提示NADPH在T24细胞合成代谢中以还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柴胡疏肝散配伍对神经元多靶点作用的物质基础和化学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该复方含药血清、水煎剂和含药血清对NG108-15神经元细胞株干预后进行了细胞内药物成分检测研究.结果:在血清和NG108-15神经元细胞中发现多种柴胡疏肝散水煎剂原型成分和移形成分.结论:实验证明柴胡疏肝散含药血清进入NG108-15细胞内部的药物有效成分有多种,符合霰弹靶点理论多种有效成分作用于目标
榄香烯是高效无毒的抗癌活性成分,采用绿色的降膜式分子蒸馏精制技术从中药提取分离,应用第四代药物制剂脂质体靶向剂型将榄香烯精制成对癌细胞具有亲和性的纳米级脂质体微球,经过二十多年的基础、药学及临床研究,发现榄香烯脂质体通过多靶点、多通道、多层次对多种癌细胞产生显著的抑杀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远处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与放疗、
目的:评价肝脏硬度测定仪FibroTouch(R)与FibroScan(R)和肝脏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就诊的慢性乙肝患者75例,分别用FibroTouch和FibroScan两种仪器同时测定肝纤维化程度,比较2种仪器检测结果的一致性;选取46例进行肝穿病理检查,比较FibroTouch与病理组织分期的一致性.结果:FibroTouch与FibroSan检测结果
该文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定位、理论体系、医疗模式三个方面的问题,并做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反思和探索,以期更好地弘扬治未病理念.这就要求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无药物治疗相结合,治肉体的病与治精神的病相结合,医院医生治疗与家庭自我调理相结合。“治未病”理念的提出,是一种高瞻远瞩的生存智慧,值得重视、研究和传承。
中医学术流派众多,内科治则与治法所涉流派至少有攻邪派、滋阴派、补土派、寒凉派、化瘀派、中西医汇通派、经方派、时方派、验方派、针药派等11类,表明中医内科学术思想的多元化与多视角性.各流派均有不同内涵、理论基础与历史沿革,对临床治疗均有指导与借鉴意义.中医内科学术流派大多以《黄帝内经》为经,以《伤寒杂病论》为纬,相互融合贯通,或有承继关系,各学术流派因角度不同而观点有别,用药也有区别,但不完全矛盾与
目的:优选桃红四物汤的醇提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桃红四物汤的最佳醇提工艺.结果:桃红四物汤的最佳醇提工艺为加6倍量8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小时.结论:优选出的桃红四物汤的醇提工艺合理、稳定,可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目的:比较宣木瓜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定性定量分析主要活性物质.方法:将宣木瓜75%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法测定各部位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与阳性对照品抗坏血酸(Vc)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比较抗氧化能力;利用薄层色谱(TLC)-DPPH·生物自显影,对各部位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检识;采用Foli
该文从数联组合灸法的定义、理论依据、灸具、灸法、分类等方面,对"数联组合灸法"进行了论述,认为灸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组合配伍应用是提高针刺作用的有效途径,并通过中医"阴升阳降""补虚泻实""三焦分治"理论的分析,进一步佐证了不同灸法组合应用的可行性,为今后组合灸法临床治疗和治未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