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体归属感的小城镇建设调查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来源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lc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而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即居民群体归属感的培育与发展是影响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从总体上获得重庆市典型小城镇居民群体归属感的状况,然后利用spss统计分析了影响社区归属感的相关因素,进而了解在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的条件下居民群体归属感的差异,以及对邻里关系、组织建设、文化建设、群众参与度、群众满意度等五个主要影响群体归属感强度的自变量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为增进小城镇居民群体归属感提供合理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为国家制定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政策提供有效依据与支撑.
其他文献
在建筑的地域性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内蒙古地区的建筑风格的定位及其传承仍有待考究.本文通过介绍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已建成的部分博物馆类建筑实例进行解析,结合已有理论成果试图探寻内蒙古地区博物馆类建筑的地域性创作方法,并应用于该地区将来的建筑创作中.
通过肇庆广府传统聚落蚬岗村“八卦十六祠”,探讨风水思想指导下蚬岗村的选址环境与布局模型,剖析“八卦十六祠”中宗族活动对宗祠形制的影响,以及总结聚落民居与管理之关系.并进一步尝试讨论蚬岗村在西江流域广府文化亚区中受到客家文化影响下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村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智慧结晶,更是记住乡愁的情感基调.原生态的传统村落不仅拥有丰厚的文化遗产,还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等价值.目前,常州多数历史文化村镇的文物保护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在格局整合、文物修缮、文化传承、未来发展等方面都还有很多问题,如何避免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中逐渐丧失文化之魂,是目前亟待思考的问题.
为协调城市快速发展与传统街区传承更新的关系,从生物学视角重新审视城市设计,提出“城市转基因”概念对城市复杂适应系统进行解读,从基因的角度细化解读城市基因,提出发展的多样化路径,对城市空间的显性资源与文化民俗等隐性资源进行整合,促进城市特点标识与整体空间环境有机融合,实现地域基因特质的延续传承.
闽南传统民居作为乡土文化的物质载体,历史悠久,造型、空间独特,其聚集了当地人们的劳动成果与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域性格特色.蔡氏古民居以其突出的代表性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闽南传统建筑中灿烂的瑰宝,是闽南文化的载体、也是闽南传统民居的活化石.其建筑装饰精巧繁复变化万千,吉祥文化作为建筑装饰语言表达的特色深深地渗透在闽南人民的居住环境之中,如同一面镜子反应了闽南地区特定历史时期的多元文化特征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有其特定的内涵.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核心原则,第一是以人为核心,第二是以自然为核心.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载体,人是城市发展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结合可持续发展规划,提出一条以“人本观念”出发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最终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本文针对当今建筑遗产保护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由工匠与手风作为切入点的研究框架.本框架基于既有的关于白族的建筑人类学研究、民居田野考察以及工匠访谈成果,试图导出一个完整的白族(建筑)工匠系统,着重近世大理一带的建筑遗存和工匠经验,并基于这些元素探索白族工匠的内在精神,以期为现世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提供支撑和依据.
中国古建筑,是指在古老中华民族未接受西方文明决定性影响之前(具体指鸦片战争前)在中国古文化主导下产生的相关理论和体制,以及制作方法而建成的建筑.现代人称之为“古建筑”.现在仍能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无疑就是中国古建筑遗产了,通过它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古建筑文化昔日的辉煌.
河南浚县碧霞宫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浚县知县蒋虹泉主持兴建,历时21年落成.碧霞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集民俗风情、宗教文化和建筑艺术于一体,数百年来它既是吉祥、慈爱、圣洁的象征,又是人们传承生命情结的一个载体.但是迄今为止,学界、民间对碧霞宫建筑群本身及其所蕴含的文化艺术内涵研究力度较弱.笔者广泛采集,细究条理,立足“中华文化对传统建筑的影响”这一大命题之上,从碧霞宫严谨宏大的
本文以辽南海岛渔村住居为切入点,基于调研分析,提炼出四种住居类型,包括居住型、出租型、半经营型、完全经营型.并在聚落、单体层面分析其问题所在,进而围绕渔民的生活、生产模式及其特定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基于多维适应理念,推演渔村住居建构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及设计实践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