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青藏高原北部的昆仑山和祁连山前等广大区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最高可达4500米.高陡破碎的地质结构,干燥疏松的地表条件,造成地震资料信噪比极低,成像难度极大.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给地震勘探资料采集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该区虽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地震勘探工作,但是方法技术一直不过关,未能取得高品质的地震资料.新世纪以来,通过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实现了在共炮点域和共检波点域的有效波无污染采样,
【机 构】
: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中油股份青海油田分公司
【出 处】
:
SPG/SEG 北京2016国际地球物理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北部的昆仑山和祁连山前等广大区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最高可达4500米.高陡破碎的地质结构,干燥疏松的地表条件,造成地震资料信噪比极低,成像难度极大.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给地震勘探资料采集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该区虽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地震勘探工作,但是方法技术一直不过关,未能取得高品质的地震资料.新世纪以来,通过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实现了在共炮点域和共检波点域的有效波无污染采样,三维覆盖密度不断提高达到260万道/km2,很多地区地震资料品质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差到好的转变,油气勘探不断取得新发现.在施工参数方面,通过优化单点激发和接收参数,大大降低了劳动作业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山地区激发因素由以往的高速层多深井组合激发向着单浅井高密度激发转变,平坦区域以往的多井组合激发向着可控震源滑动扫描高效激发转变,接收参数也由以往多检波器大面积组合向着单串检波器或者单只检波器接收发展.在质量监控方面实现了软件自动化实时监控,对外界环境噪音实施分类、分级别的有限警戒监控方法.所有这些方法和技术的有效实施,一方面提高了地震资料品质和勘探效果,另一方面实现了地震资料的高效采集,平均日采集效率相对于2010年提高10倍以上.为复杂区地震勘探找到了一条经济可行之路.
其他文献
品质因子Q本身反映了地层的岩石物理特性,用反Q滤波可以在时间、频率和空间三个域内有效地消除近地表影响.鉴于近地表岩性的空间变化会导致激发能量和激发子波严重的空间变化,进而引起反射地震属性信息和最终成像的变化,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校正和补偿.目前,利用微测井资料能够估算表层Q值,但是受微测井收敛性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微测井成本高,存在“消顶”现象,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利用雷达这种非常规表层调
地震资料采集中,近地表结构特征是浅层多次折射波发育的主要诱因,在地震单炮上表现为整张单炮记录面貌被多次折射波淹没,无法识别有效目的层信息,在通过低通滤波后才能识别部分有效的反射信息.多次折射波是获取优质地震采集资料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本文从录井资料和微测井资料入手,深入分析该区地表结构特征,结合本区浅层多次折射波视速度、波长、频率等一系列参数特征,对该区多次折射波成因机理进行分析,并通过激发井深的
在知识信息爆炸的今天,石油勘探技术主要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因此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是获得石油储量和产量的关键所在.《整体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系统》,就是通过地震数据体和解释成果的拼接来建立区带级或盆地级联片工区,并在地层格架模型的约束下建立各种地质属性模型,从而实现在联片工区中可以同时调出全区资料进行浏览、分析、研究,对整个工区中地层演化、成因、构造的分布、断裂的走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为确
准确的震源定位结果是应用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关键.通过结合地震干涉成像法和相对定位思想,本文提出了用于微地震定位的相对干涉成像法.采用三维水平层状介质模型,进行了微地震弹性波场的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并对单井和双井监测两种情况进行了数值算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由于引入的主事件和目标事件有相似或重合的传播路径,相对干涉成像对速度模型依赖性更低.当存在一定理论走时误差时,相对干涉成像比常规干涉成像的定位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是中国陆上发现的最大的天然气田,是典型的低渗透气层.由于岩石的基质渗透率极差,而裂缝是低孔、低渗透储层油气运移、储藏的通道,裂缝对岩石物性的改善效果较为明显.本文基于三维地震的丰富信息特点,利用三维地震分方位相干体融合技术对苏里格三维区裂缝规律进行了预测,开展低渗透微裂缝储层的分布规律研究,并通过完钻井对裂缝预测成果进行了分析,充分证实了裂缝对提高单井产量的重要影响作用.
束鹿凹陷位于冀中坳陷南部,是冀中坳陷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之一.调研发现,泥灰岩储层中广泛发育的裂缝会诱导地球介质表现出强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地震波在其中的传播机理尚不完全清楚,这成为制约勘探突破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等效介质理论为基础,构建泥灰岩裂缝性储层等效介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正演模拟,研究地震波在泥灰岩裂缝性储层中的波场响应特征、纵波各向异性以及横波分裂现象,从而指导本地区的非常规泥灰岩裂缝性
碳酸岩盐、致密砂岩和页岩等储层具有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和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属于典型的多重孔隙介质储层,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是多重孔隙介质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的关键.本文选择临界孔隙度模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等效介质理论的Kuster-Toks?z方程,推导了岩石临界孔隙度与岩石孔隙形状(孔隙纵横比)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能够包含多种孔隙类型的多孔可变临界孔隙度模型,基于多孔可变临界孔隙度模型可以利用储层
越来越复杂的油气田地质情况,如碳酸盐岩、火成岩等特殊油气藏和致密砂岩和页岩等非常规油气藏,对油气藏储层描述以及钻井施工工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常规油气藏相比,特殊储层开发生产的差别在于,首先在钻井施工之前,首先要对地下储层的地质分析、裂缝发育情况和地应力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与预测,为后期的工程施工提供依据,减少钻井和压裂的风险.其次钻井工程方面,为确保安全钻进、实现油层保护和井眼稳定性,必须在井轨迹
本文在分析海拉尔盆地南屯组泥页岩储层特征的基础上,针对泥页岩中砂岩夹层储层预测难点,通过去压实效应波阻抗反演、拓频高分辨处理、蒙特卡罗地质统计学地震反演等技术的有机融合,探索了研究区南屯组泥页岩薄砂岩夹层储层地震预测方法,在反演剖面上识别出大于5m的砂岩夹层,并对研究区泥页岩薄砂岩夹层储层进行了追踪及岩性圈闭预测,地质效果突出.
目前层状速度模型精度较低,全波形反演方法还不够成熟.而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地震速度的敏感度逐渐降低,中深层地震速度准确求解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此,本文以塔里木哈拉哈塘地区中深层碳酸盐岩建模为例,在分析建模难点基础上确立其建模方法.首先,利用测井速度、构造层位等先验信息进行约束得到正确的低频初始速度模型;而后,利用三维网格层析方法,对浅中层进行高精度的层析反演,再对发育丰富的中深层碳酸盐岩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