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带状疱疹是常见疾病,神经痛是其病程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在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中多为应用药物及物理治疗的方法,取得疗效较慢,缺少对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研究发现免疫炎性反应可引起神经性疼痛.另外,我们的前期临床研究利用皮神经阻滞技术,针对带状疱疹患者皮损区免疫炎性反应进行治疗亦取得了明显疗效.但目前仅由动物实验以及尸体解剖发现免疫炎性反应与神经痛相关,缺乏免疫炎性反应在患者疱疹区存在的活体证据,应用皮神经阻滞技术的依据尚不完全;另外,缺少对皮神经阻滞技术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其适宜应用人群不明确,因此暂未能在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中推广.目的 观察带状疱疹急性期皮损区的病理性改变,为皮神经阻滞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供依据;分析影响皮神经阻滞技术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明确此项技术适宜应用人群,为社区医师提供参考,促进此项技术在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中的推广.方法 (1)带状疱疹皮损区病理改变观察研究:观察带状疱疹急性期皮损区皮肤组织切片(实验组)及正常皮肤组织切片(对照组)中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及神经末梢的完整性.分别对两组切片中的淋巴细胞计数,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研究.(2)皮神经阻滞技术疗效影响因素研究:记录带状疱疹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皮损面积、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评分等信息,应用皮神经阻滞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包括:皮损区结痂时间,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结果 1.带状疱疹皮损区病理改变观察研究:活体中带状疱疹受累区皮肤存在中重度免疫炎性反应,且淋巴细胞浸润区周围神经水肿、溶解、不完整以及松散不成束,轴突被破坏.实验组与对照组免疫浸润细胞计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皮神经阻滞技术疗效影响因素研究:(1)带状疱疹患者结痂时间、疼痛缓解程度以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情况在两种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非老年组患者较老年患者结痂时间早且疼痛缓解程度明显,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P<0.05);(3)发病时间短的患者结痂时间早且疼痛缓解程度明显(P<0.05),但发病时间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无显著影响(P>0.05).(4)皮损面积小的患者结痂时间早且疼痛缓解程度明显,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P<0.05).结论 1.在带状疱疹受累皮肤区,皮神经周围有大量的免疫细胞浸润,神经轴突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存在免疫炎性反应,这是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产生的病理学基础.2.年龄、发病时间、皮损面积为皮神经阻滞技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3.皮神经阻滞技术适用人群广泛,对新发病的非老年患者人群治疗效果尤其显著,适宜在社区卫生医疗机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