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又称水稻细菌性颖枯病)是一种严重的种传病害,不但侵害谷粒,而且还引起水稻秧苗腐烂.该病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九州被发现,1967年Kurita首次将病原菌定名为Pseudomonas glumae(颖壳假单胞菌),1994年改名为Burkholderia glumae(颖壳伯克氏菌),它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水稻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目前,该病已经蔓延到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
【机 构】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昌 330200 黄岛出入境检疫局,青岛26655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又称水稻细菌性颖枯病)是一种严重的种传病害,不但侵害谷粒,而且还引起水稻秧苗腐烂.该病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九州被发现,1967年Kurita首次将病原菌定名为Pseudomonas glumae(颖壳假单胞菌),1994年改名为Burkholderia glumae(颖壳伯克氏菌),它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水稻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目前,该病已经蔓延到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韩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等国,非洲的坦桑尼亚及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中国台湾地区1983年曾报道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发生及品种抗性方面的研究.前人通过生理生化特性、菌落形态、致病性、Biolog、脂肪酸分析和RAPD-PCR鉴定,发现这种病原细菌为Burkholderia glumae,是引起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病原菌.16S rDNA是能够反映植物病原细菌遗传差异的重要片段.但未有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16S rDNA片段扩增及其基于此片段系统进化方面的相关报道.为准确鉴定其病原菌,并明确其分类地位,本研究利用16S rDNA通用引物对该病菌进行了PCR扩增,克隆了其16S rDNA片段,并基于该序列对该病菌进行了分子鉴定,进而通过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分析,研究了其16S rDNA片段与近缘菌的序列差异及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各菌株均能扩增得到1 600bp左右的条带;BLAST比对结果显示,其序列与颖壳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umae)同源率为100%,将其鉴定为颖壳伯克氏菌(B.glumae);B.glumae与B.metallica、B.stabilis、B.cepacia、B.vietnamiensis、B.plantarii、B.gladioli及B.cocovenenans的16S rDNA序列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区域,主要集中在180~210bp、440~470bp、580~590bp、640~650bp、1 000~1 040bp、1 130~1 150bp和1 240~1 250bp.B.glumae与B.plantarii、B.cocovenenans及B.gladioli的亲缘关系较近,聚为一个组群,其他菌株则聚为另一个组群.
其他文献
对玉米苗期害虫小地老虎进行了接虫试验,以玉米的种衣剂材料为对象,采用人工接虫方法,探讨及时、有效、科学的接虫技术,为抗虫鉴定打好基础。比较了不同隔离方法、不同龄期接虫、玉米不同出苗时间接虫、接虫数量等多种因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小地老虎地下害虫以0.8mm厚围成铁圈做隔离小区,3龄地老虎幼虫于玉米出苗第三天接虫试验效果最明显.
辣椒疫病病原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属于鞭毛菌亚门霜霉目腐霉科疫霉属.辣椒疫病对辣椒整个生长期茎、叶、果均可侵染为害.本文对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25%甲霜灵·霜脲氰可湿性粉剂进行了田间防控作用研究,以了解防治效果和田间安全性,探讨其经济有效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技术,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复配制剂25%甲霜灵·霜脲氰可湿性粉剂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防
为提高辣椒抗病能力,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残留和环境污染,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辣椒应用植物免疫诱抗剂——5%氨基寡糖素AS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塑料温室大棚辣椒栽后3天、28天和幼果期施用3次,药后15天、30天、45天和60天,抗病毒病效果氨基寡糖素750倍液、1000倍液与三十烷醇(对照药剂)1000倍液分别为97.6%、69.0%、76.2%,94.1%、6
稳定的生态系统能控制病、虫、杂草害对作物的为害.茶树是多年生植物,茶园生物资源种类多样,生态系统相对复杂且稳定.茶园病虫草害为害及防控一直是影响茶叶品质和产量的关键性因素.茶园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是一项涉及生物防控、农艺管控、化学防控多种防控措施的综合防控技术.茶园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塑对于维持茶园生态结构、降低病虫草害为害,降低农药施用量,保障茶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生态系统调控的理论、
为解决燕麦生产中田间杂草为害问题,在以往研究工作基础上,通过在燕麦出苗以后,禾本科杂草3片叶以前,非禾本科杂草4~6片叶前后喷施不同组合的除草剂,控制燕麦田间杂草的发生和挽回因杂草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选出效果比较好的5种除草剂组合用于燕麦生产和燕麦田间草害防控技术.
培育与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措施.为了明确小麦品种兰天11号、兰天19号、兰天20号、中梁27号、中梁04343和中梁04413的抗条锈性特点.本研究采用常规杂交分析方法,将6个小麦品种与感病品种Taichung29杂交、自交和回交获得F1、F2和BC1.在温室和田间分别接种CYR17和CYR32对6个杂交组合群体进行苗期和成株期抗条锈性鉴定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兰天11
谷子抗旱耐瘠、营养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食品和饲用谷物。但是由于谷子病害的发生,导致谷子产量和质量下降。谷子锈病是世界谷子产区经常发生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谷子生产。锈病流行年份,无论是夏谷区、春谷区还是夏谷与春谷混种区的感病品种产量损失严重,一般减产30%以上,严重地块甚至颗粒不收。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最早于1919年在广东的潮汕地区发生,随着全球柑橘业的发展,柑橘黄龙病也已经传播到亚、非、美等柑橘主产区,并成为危害全球柑橘产业发展最严重的病害国家和湖南省农委应进一步加大柑橘黄龙病防控经费的支持力度,加强疫区苗木的调运检疫,阻止柑橘黄龙病向临近省市蔓延。同时,在疫区建立柑橘黄龙病快速检测实验室,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与创新,进一步全面深
在防治冬小麦蚜虫时,加入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酸甲酯、玉米胚芽油、油茶籽油、大豆油等组成的植物油助剂,药后1天比常规防治提高效果3.16%,药后3天比常规防治提高效果6.54%,药后5天比常规防治提高效果2.1%.同时,在用药量减少20%~40%时,防效与常规防治无显著差异.助剂介入后,在增加防效和降低用药量方面效果明显.
由真菌Magnaporthe oryzae(Hebert)Barr.[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 oryzae(Cooke)Sacc.]引起的稻瘟病是一种具毁灭性的、严重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病害.选育抗病品种,利用品种的抗性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然而,由于稻瘟病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遗传多样性和毒性易变的特性,使得在水稻品种抗性基因的利用和布局的过程中,稻瘟菌群体遗传结构发生变化,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