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单核细胞CAPZA1作为鼻咽癌标志物的探索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b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标对比F-肌动蛋白α亚基在不同家族史的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以探究外周血单核细胞CAPZA1 是否可以作为鼻咽癌潜在标记物。方法 选取鼻咽癌高癌家系癌气虚体质患者(观察一组)9 例、散发鼻咽癌气虚体质患者(观察二组)9 例、健康人(对照组)9 例。
其他文献
鼻鼽以脾气虚弱、肾不纳气、肺气虚寒为最主要的病因病机。为进一步理解该病的病因病机,本文以黄元御《四圣心源》中的核心理论“一气周流,土枢四象”对鼻鼽的脏腑病机及经络辨证行进一步分析,结合“中焦土气斡旋,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将”的气机周流特点,提出从“脾-肝-肺-肾”整体把握鼻鼽的辨证论治,对经方灵活加减,合理选取穴位,恢复鼻鼽患者气机周流的圆运动,为临床鼻鼽的辨证提供新思路。
川芎茶调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薄荷叶、川芎、荆芥、细辛、防风、白芷、羌活、甘草组成。主治外感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或见目眩鼻塞,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
会议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易于反复发作的特点,治疗具有较大难度,属于祖国医学“鼻鼽”范畴。西医治疗变应性鼻炎有多种方法,但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医特别是中医外治法目前越来越多的用来作为治疗鼻鼽的手段之一,因为外治法的简便、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外治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应用。
在探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神经与免疫的相互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尤其体现在神经肽(NP)与肥大细胞(MC)之间的交互作用。二者不仅在形态结构上有密切联系;而且在其功能上的双向作用也在变应性鼻炎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的:鼻鼽(过敏性鼻炎)临床主要是以打喷嚏、流清涕、鼻塞、鼻痒为主要表现,常伴随有眼痒、流泪等鼻—眼症状。临床上治疗手段多是以抗组胺、激素等药物以及手术控制症状并减少其发作,但是并不能完全解决伴随疾病产生的所有问题,最重要的是复发率很高。
近年来,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受到广泛关注,其已被证实与包括喉接触性肉芽肿/溃疡、声带白斑、喉癌、中耳炎、鼻窦炎在内的多种疾病相关,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1]。
临床工作发现小儿扁桃体术后出血、感染、窒息等并发症较成人多见,可能由于患儿不善表达、对手术的恐惧感、对疼痛耐受差等原因所致;手术方式如淘汰的电切(高温、创伤重,不利于愈合,疼痛重等缺点);也有护理不到位等因素(未予以勤查房勤询问,忽视了小儿心理生理与成人的不同),所以我们应注重对小儿扁桃体围手术期的护理。
通过介绍近几年来以雷火灸为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情况,即单独应用雷火灸以及雷火灸与中药,针刺,穴位注射疗法相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说明了雷火灸副作用小,价格低廉,易于接受,操作便捷且疗效确切的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在临床中加大应用和推广,同时提出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目的:在已知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有较好临床疗效的基础上初步探究穴位埋线治疗AR 的中枢响应特征。方法:对8 例符合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纳入标准的AR 患者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及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并对比前后脑功能区,找出效应区域。
目的 研究慢性咽炎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伴随疾病及各体质类型的慢性咽炎患者的治疗情况,为慢性咽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一年内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18 岁至65 岁的548 例慢性咽炎患者,采用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中医体质调查,通过转化分数判定患者个体体质特征,分析慢性咽炎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同时调查其伴随疾病和治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