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自拟活络止痛散配合针刺穴位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门诊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穴位后外敷自拟活络止痛散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48h之内冷敷,48h之后热敷及制动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4.3%,对照组显效率为66.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活络止痛散配合针刺穴位具有活血化瘀,舒
【机 构】
: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出 处】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中医方剂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自拟活络止痛散配合针刺穴位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门诊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穴位后外敷自拟活络止痛散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48h之内冷敷,48h之后热敷及制动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4.3%,对照组显效率为66.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活络止痛散配合针刺穴位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理气通脉,消肿止痛的功效,能快速减轻踝关节局部疼痛、肿胀、皮肤瘀斑等,使踝关节功能障碍恢复加快,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如意金黄散对阳证疮疡大鼠局部皮肤抗炎疗效及INF-Y表达的影响,明确本方的抗炎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如意金黄散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处理,干预7天后取部分疮疡皮肤组织检测各组病理形态及INF-γ光密度值.结果:如意金黄散组大鼠疮疡皮肤肿块范围小,病理形态良好,疮疡皮肤组织中INF-γ值较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差异,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从仲景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支气管肺炎切入,结合中西医知识,对其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治法,笔者称其为温肺消炎,因为是由低温导致皮毛开阖功能失调,阖而不开,导致肺部气体壅盛,见肺泡及细支气管中充满炎性渗出物,故而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治疗支气管肺炎,选用麻黄,桂枝辛温解表散寒,便是恢复皮毛开阖功能,恢复其交换气体的功能,使气从皮毛而散,选细辛,干姜两味本身功效描述就是温肺化饮,用其辛温之性推动炎性渗出
白虎汤是出自《伤寒论》的经典方剂,后世医家拓展运用范围广泛,其类方、加减方虽然很多,但运用时仍有其相应的原则,本文旨在探讨药物配伍对白虎汤功效影响的基础上,总结白虎汤类方,其运用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从伤寒六经辨证,用白虎汤治阳明热病的相关疾病,若阳明热盛兼感太阳表寒,用白虎汤加辛温解表药;若病阳明里热,兼有表湿,则加解表燥湿药;若感暑邪,暑郁肌表,里热炽盛,则加清热解暑之品;若阳明气分邪热,热蕴成毒
目的:基于"衰其大半而止"的理论,研究八珍汤结合化疗药物治疗小鼠S-180肉瘤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腋下移植肿瘤建立S-180肉瘤模型,分别考察给予10天环磷酰胺(CP)、10天CP+八珍汤、6天CP、6天CP+八珍汤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并通过药物毒性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外周白细胞计数考察八珍汤对化疗的保护作用.结果:10天环磷酰胺(CP)、10天CP+八珍汤、6天CP、6天CP+八珍汤对
目的:研究七宝美髯丹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细胞质内钙离子浓度([Ca2+]i)及β-淀粉样肽(amyloid-β peptide,Aβ)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该方对于A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组、西药组、七宝美髯丹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5组,每组20只.双侧海马注射Aβ1-42法复制AD模型后
《湿热病篇》治疗湿热病大体可分为7种证型:湿热表证、湿邪偏盛于里、湿热并重于里、热邪偏盛于里、湿热充斥三焦、湿热阴伤、湿热阳虚,本文将从这7个证型的用药进行条分缕析,以期归纳总结其用药规律,指出薛氏对湿热病的研究,突出了湿邪与热邪相合为病的特点,抓住了湿热二邪轻重不同的要害,并结合脏腑、三焦、表里等辨证方法,使之溶为一体。其用药时时注意到清热不碍湿、祛湿不助热、扶正不碍祛邪、祛邪当注意扶正等方面,
在教学中把控教学关键环节、实施课堂有效管理对于确保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贵州省省级精品课程《方剂学》教学团队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分享在方剂学教学中做好课堂管理、把控关键环节的做法和技巧应当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充实教学内容,不断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温故知新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科发展的新信息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注重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只有双方共同努力、良好配合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等建
谢鸣教授在提出"方证相关"作为方剂学基本学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索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方剂学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方证相关"内涵为依据,以制方要素与方证病机及其二者紧密关联为核心,阐发方剂制方原理及其变化运用的规律.在该模式的教学中,其内容丰富,层次清晰,重点突出,且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对于启发学生的专业思考,培养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及掌握方药运用规律,具有很好的效果.
论文通过对高校方剂学中方名的命名规律进行总结分析,深入探讨了方名解析在方剂学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引起重视;可以解疑释惑,突破难点重点;通过比较,发现特点,加深印象,提升理解层次;通过分析,找出联系,融会贯通,增强学习效果.有利于方剂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为了应对方剂学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教学为中心,临床和科研两翼发展:一是依据本学科特点和优势,与企业开展合作,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医药健康产品,提高教师科研实践教能力;二是与大学一附院合作,形成医教联合体,积极开展方剂的临床运用研究,提高教师的临床实践能力.通过上述改革,教师科研和实践能力有显著提高,教学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为学生托展了临床和科研实践基地,学生对中医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