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编辑领军人”的自我成长和组织培养

来源 :第三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e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探寻“现代编辑领军人”的自我成长路径和组织培养制度,笔者以为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人能算得上是“现代编辑领军人”.一、“现代编辑领军人”的特点和定义2007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遴选与培养实施办法》,指出: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申报的基本条件是工作实绩突出,专业成果显著,在本领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全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其他文献
我从事文学编辑工作三十多年,其中二十年做文学杂志,十来年专做图书,在做杂志时,也做一些书,是有选择性地做,自己觉得好就做,不好就推辞了.编的书不多,但几部获茅盾文学奖的书都是那时编的.办杂志赔钱,可我做的图书却能赚好些钱.之所以要谈做杂志的事,是因为文学杂志对文学编辑的训练非常有益,我自己的审美建立、阅读速度的训练、与作家打交道的能力、处理稿件的能力、各种资源的建立都是因为做文学杂志编辑而获益.在
优秀编辑尤其是编辑领军人相对缺乏,是阻碍我国当前出版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探讨建立现代编辑领军人成长机制,就是在当前环境条件下,通过建立某种制度化措施,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出版核心领域即编辑环节具有典范作用和引导功能、代表核心价值与主流思想、推动国际竞争力与民族文化影响力的引领者与开拓者。其素质包括:高超的策划编辑能力、出色的业务统领能力、敏感的编辑创新意识、务实的业务风险意识、不懈的业务进取精神、勇
韬奋先生所说的机会很难识别又稍纵即逝,对于出版而言,尤其是对于资源竞争激烈,市场瞬息万变的畅销书出版而言,尤为中肯。但这是否就意味着畅销书可遇不可求呢?不是的!畅销书可遇,亦可求。正如韬奋先生在同一篇文章中强调的一样:“留心利用机会的人,好像蜜蜂一样,从他所遇到的每朵花里,他总要采些蜜出来。”我们今天讨论优秀出版物策划人的职能(平行论坛三的主题),我觉得,能有敏锐地抓住机会的能力,并把这种机会变成
民国时期出版机构的“编辑掌门人”,有称总编辑的,但称编译所长、编辑所长、编辑主任等更多些.或有人专司此职,或由经理(总经理)兼任,或隐身于幕后操控,皆承担着书局“产品总设计师”“总工程师”的职责.本文选取那个时代有特点、有个性和有代表性的四个中小书局的编辑掌门人,即文化生活出版社的巴金、北新书局的赵景深、万叶书店的钱君匋、医学书局的丁福保,来看看他们选题策划的理念与实践、成就和影响以及其间蕴涵的经
2013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2540.35亿元,同比增长31.25%.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12.15亿元、电子书(含网络原创出版物)38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11.6亿元、博客15亿元、在线音乐43.6亿元、网络动漫22亿元、手机出版579.6亿元、网络游戏718.4亿元、互联网广告达1100亿元.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分析说,2013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
编辑领军人才国际化是我国各行业领军人才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全球化导致人力资源国际化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出版产业版权贸易“引进来、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实现编辑领军人才国际化的迫切性日益凸显.然而,如何实现编辑领军人才的国际化,目前尚无成熟的模式可循.至此,对编辑领军人才的国际化的问题的思考仿佛陷入了僵局,但是如果退回思考最初的出发点,即人才国际化的问题,可能会豁然开朗.其实,作为人才培养的
“总协调人”这个职务不需填在表格上,也不印在名片上,更不享受薪酬待遇,是领导组织编辑部的会议时,郑重安排给笔者的一项任务.听着确实很高大上,但说得直白点,就是个超级章鱼,得发挥出手多、手长的优势:领导们安排的工作要认真执行,同事们的工作节奏要适时兼顾,工作范围包括宏观和微观,写报告、填表格、打电话、发邮件、寄快件……不能辜负领导和同事的信任,不能放弃每一个细节.我呀,就忙得团团转了.
近年来,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在国家层面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产业层面已经成为我国出版产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数字出版编辑人才,特别是数字出版编辑领军人才成为出版企业转型、融合、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数字出版行业对于人才的需要非常迫切,如何培养数字出版编辑领军人才作为时代命题上升为国家、产业、高校、企业的重要研究课题.数字出版编辑领军人才,是指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过程中所急需的一批管
“现代编辑领军人”是新闻出版单位和编辑策划机构的负责人,是打造编辑团队、卓有成效的编辑室负责人,是承担重大出版项目、取得良好效果的负责人,是具有创新精神、优秀出版物的策划人.作为新闻出版单位中的“领头羊”,“现代编辑领军人”的实践与举措具有“风向标”的作用.信息化社会条件下,在传统出版业全线面临新媒体、全媒体、自媒体挑战的历史境遇中,尤其是在当下意识形态多元、各种思潮泛滥的情况下,我们的“现代编辑
诞生于维新变法大潮中的中国文摘期刊具有较高起点,中经20世纪初中叶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在80年代改革开放后迎来了世所罕见的历史性繁荣.以1981年《青年文摘》《读者》(当时名为《读者文摘》)等文摘期刊的创办为标志,绵延至今的文摘期刊热可谓盛况空前,甚而绝后.期刊尤其是消费类期刊相对落后,消费类文摘期刊异常发达,是中国出版业显著的结构特点。我国文摘品牌期刊面向大众,坚守主流价值观,弘扬优秀文化,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