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对比.方法:选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0年4月至2013年6月脊柱外科收治的10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6例.61例、82个椎体接受PVP治疗,其中男21例、29个椎体,女40例、53个椎体,年龄65-96岁,平均78.3岁;45例、55个椎体接受PKP治疗,其中男17例、21个椎体,女28例、34个
【机 构】
: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对比.方法:选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0年4月至2013年6月脊柱外科收治的10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6例.61例、82个椎体接受PVP治疗,其中男21例、29个椎体,女40例、53个椎体,年龄65-96岁,平均78.3岁;45例、55个椎体接受PKP治疗,其中男17例、21个椎体,女28例、34个椎体,年龄68-90岁,平均77.1岁.术前及术后进行VAS评分,测量伤椎高度,随访伤椎高度丢失情况,记录骨水泥渗漏及随访期间邻近椎体骨折情况.结果:PVP组术前和术后1d VAS评分分别为6.7±1.4分和2.1±0.7分.PKP组分别为6.9±1.2分和2.2±0.9分.每组术后VAS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间点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VP组55例、PKP组4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18个月.PVP组和PKP组术后伤椎高度分别较术前增加2.4±1.8mm和9.2±2.2mm.术后12个月随访伤椎高度分别丢失0.8±0.5mm和1.9±0.8m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VP组术中骨水泥渗漏28例33个椎体,PKP组15例17个椎体,PKP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PVP组(P<0.05).随访期间PVP组发生相邻椎体骨折9例,PKP组6例,两组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止痛效果均较好.PKP的复位效果优于PVP,较少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术后椎体高度再次丢失较明显.两者术后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分析掌握膝外翻畸形关节置换中股骨胫骨截骨技巧,掌握好适应症和禁忌症,进一步了解截骨原则,以期达到满意的膝关节功能.方法 截骨中重点是股骨侧,掌握原则和要点,股骨远端截骨:①平面高度:在膝关节外翻畸形中,在股骨远端和后髁均显示股骨外侧髁发育不良,因此股骨远端截骨时避免截骨截到缺损平面.②角度:股骨远端截骨经髁上轴线来作为参考依据,为了获得内外侧的对称,确定外旋股骨假体角度,应作5°外翻角的
目的 评估氩氦刀冷冻消融辅助手术治疗关节周围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安全性、疗效优势,尤其对于保留自体骨性关节结构和功能的意义。方法 四肢关节周围骨肿瘤17例,其中骨巨细胞瘤13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其它2例。开放手术显露肿瘤后,行肿瘤刮除或切除术,辅助氩氦刀冷冻消融灭活瘤体、瘤腔,并行植骨或加内固定重建术。术中监测生命体征、出血量、手术时间。
目的 探讨应用逆行第一掌背动脉蒂岛状皮瓣进行手指部创面修复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6年3月~2015年1月以逆行第一掌背动脉蒂的组织瓣行创面修复35例。结果 本组逆行转移皮瓣全部成活无坏死,术后随访6个月~4年,受区全部愈合,手指功能改善满意。
高龄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由于患者骨质疏松,内固定治疗不能达到坚强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目标,后期肱骨头坏死.2010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对12例高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进行人工肱骨头置换,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本组12例中,男3例,女9例,年龄71~85岁,平均78岁.按Neer分型,8例四部分骨折,4例为三部分骨折,8例四部分骨折均伴有脱位.均采用Link假体.
[目的]探讨手术室骨科专科护理小组配合骨科医生、麻醉科医生共同合作完成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进行颈椎后路手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运用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概念,针对我院2015年收治的一例颈椎6-7脱位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特殊性制定个性化的围手术期护理计划,术前手术团队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目的研究载异烟肼(Isoniazid,INH)、利福平(Rifampicin,RFP)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bumin,BSA)纳米粒经新西兰大白兔静脉给药后的体内药动学特征及相关药动学参数。方法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纳米粒组8只,INH、RPP对照组8只。
目的 观察急诊应用游离第二足趾一期修复拇指缺损再造拇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组40例不同程度拇指缺损,急诊游离第二足趾,通过不同的动脉和静脉吻合方式,重建血液循环,改进骨的内固定方法和肌腱吻合方法,再造拇指。
过临床对照研究,采用现有的超声设备在改进检查方法程序的基础上,能够对胸廓出口综合征做出正确诊断,动态超声对胸廓出口综合征有很高的诊断正确率,并探讨超声的检查结果优于目前其他辅助检查,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易于推广。
目的:研究载异烟肼、利福平白蛋白纳米粒(INH-RFP-BSA-NPs)经静脉给药后异烟肼(isoniazid,INH)在兔脊柱及椎旁肌中的生物分布及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选取132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平均分为两组,以普通异烟肼制剂作为对照,经兔耳缘静脉分别注射INH-RFP-BSA-NPs溶液与异烟肼注射液。
目的 利用足第二趾末节移植再造末节手指缺损,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74例手指末节缺损患者,切取足第二趾末节,采用吻合指-趾血管的方法重建血液循环进行修复,先将受区(手部)及供区(足趾)血管神经肌腱准备好,然后作指趾骨截骨长度适当后钢针固定趾指骨,缝合肌腱,再吻合趾指动静脉及神经,缝合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