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气藏开发中后期非主力层产能潜力分析--以陕A井区为例

来源 :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lf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山西组山2段为主力生产层的陕A井区经过多年的生产开发,目前部分气井已开始出现递减趋势,如何稳产是井区未来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对井区构造沉积特征和储层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对井区含气非主力层进行了初步的综合评价,筛选出盒7、盒8上、盒8下、山13四个具有一定挖潜潜力的非主力层有利区,并预测接替产能能力,为井区未来的稳产挖潜、开发调整对策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采油三厂致密油分布广泛,其有效动用是实现长期稳产的重要保障.本次研究主要借鉴盆地长7致密油成功开发经验,以深化地质认识为前提,从井网、轨迹、储层改造等方面着手研究,提高致密油开发效果.
苏里格气田采用湿气集输工艺,清管过程中管内积液较多时通常形成段塞流,大量积液短时间内集中到达处理厂,远远超过下游分离器或捕集器的处理能力,导致处理厂压缩机停机甚至停产,严重影响正常生产.针对清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研制了旁通清管器,介绍了旁通清管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现场应用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旁通清管器可一次清出管内积液,有效吹扫积液段塞流,缓解下游污水处理负荷.该清管器可在不影响上下游生产的情况下
苏里格气田90%以上的气井开井即采用井下节流器生产.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低产井越来越多,几乎占总井数的50%.低产气井携液能力差,井筒容易积液,节流器在一定程度阻碍了气井产能的发挥,对排水采气工作的开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部分气井需要打捞节流器后生产.根据现场1 850口井打捞节流器的实际情况,分析得出:不同类型节流器历年的打捞失败率都较高,未有降低趋势.为减少节流器打捞失败率,在现场试验施
子洲气田于2007年正式投产,2011年底建成15亿立方米/年的产能规模,目前内部井网已趋于完善.本成果主要利用岩心、钻井、测井、测试、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子洲气田周边山23段储层的沉积微相,构造,砂体展布及有效储层分布特征,并结合气田周边的气水分布状况,筛选扩边有利区块,为气田周边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神木气田是一个低渗透、多层系气藏,目前处于开发评价阶段,2011至2013年开发建产证明,神木气田在大面积、低渗、低丰度背景下仍然存在沿主河道分布的相对富集区,因此,进一步深化储层认识,进行储层评价是非常必要的,其为筛选有利富集区提供技术依据.
榆林气田长北合作区在2008年底已形成30×108m3的生产规模,在开发方式上采用"丛式水平井组,分区分期开发;稀井高产,井间接替"的开发方式.利用生产动态分析方法及Arps递减模型分析法和修正衰减模型法对研究区内的双分支水平井进行递减率、动储量、可采储量等参数的计算,总结出了研究区的递减规律.并利用产能方程对递减规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生产井实际情况针对地质、工程等8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对
子洲气田山,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复杂,开发中普遍见水,为此,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开展研究区单井流体识别方法及气水分布规律研究.根据自然伽马-电阻率等常规交会图法可以看出,自然伽马可以明显区分干层与气、水层,电阻率可以有效区分出气层与水层.通过应用常规交会图法、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法、P1/2正态概率法与多元判别方法对子洲气田山2段气层、水层、干层进行识别,认为上述方法共同应用可有效识别储层流体,其中,
压力系统划分是评价气藏储量、优化布井和编制开发方案所必需的工作,因此压力系统的研究在气田的开发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针对本气田的实际情况,制定压力系统划分原则,用地质剖面、静压力梯度、流体性质、井控半径、干扰试井及生产动态多种方法划分C气田压力系统,并针对各种方法在应用过程中的难点进行分析,以指导正确评价气田压力系统.
清涧新区位于子洲气田南部,主力气层为山西组山23段和下石盒子组盒8段.主要依据岩石类型及其特征、沉积结构、古生物特征等相标志,采用相分析的方法,确定研究区山23、盒8沉积时期为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等微相,其中最有利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的砂体展布规律研究表明,砂体呈南北向展布,沿河道方向砂体厚度较大,侧向上砂厚变化较快,有效砂体分布有限.
神木气田作为一个新气区,尚未建立本区的单点法产能方程,在计算试气无阻流量时,暂时借用苏里格气田单点法产能公式,且目前气田内部开展的产能试井只有4口,由此确定的α值可靠程度不高,因此需要通过其他途径确定气田的α值,进一步建立神木气田单点法产能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