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霉病麦中毒研究

来源 :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毒素、中毒及致癌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霉病麦中毒是安徽省常见的真菌性食物中毒,由于小麦在生长期间受到镰刀菌侵染而产生的单端孢霉烯类真菌毒素所引起,因此搞清赤霉病麦中镰刀菌种的种类分布,对于探索产毒菌株,毒素产生的条件和中毒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于1976—1983年采集了全省不同地区小麦赤霉病穗进行了菌种培养、分离、鉴定,并对分离的10种镰刀菌进行了培养性状、形态特征等的研究,其结果为:安徽省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病原菌是禾谷镰刀菌,其次是燕麦镰刀菌,而黄色镰刀菌、硫色镰刀菌,弯角镰刀菌和三线镰刀菌只占极少数(4者只占0.43),与其他各省结果基本一致,但燕麦镰刀菌所占比例较其他各省为高。(夏根梅摘)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的MRI和锥形束CT图像配准方法,并运用配准后的图像对关节盘与髁突位置关系进行初步评估。方法:纳入2018年1至3月就诊于武汉大
该文简要介绍了几类主要的赤潮藻毒素,包括麻痹性贝毒毒素,腹泻性贝毒毒素,记忆缺失性贝毒毒素,神经性贝毒毒以及西加鱼毒素的来源,结构和作用机制。并对一些毒素的应用前景作了介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T[*v63*]谱模式及观测资料被用来检验1982/1983年EL-Nino海温距平对纬向平均环流及大气输送特征的影响。赤道加热及正环流在EL-Nino期间存在的正
该文以生物学性状、病毒粒体形态及血清学反应等研究结果,参考国内外报道文献,初步认为从安徽江淮区域分离的病毒分离物类似于日本日野报道的赤豆花叶病毒(AzMV)。
鲁中冶金矿山公司选矿厂原矿性质波动大,现行工艺流程选别高品位、低磁性率的矿石、尾矿品位高,弱磁性赤、褐铁矿损失大。为此,对脱尾、重尾、总尾开展了大量的试验工作,进行了增
近十几年以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已受到广泛的关注,它的理论和方法已被应用到许多研究领域.本文主要阐述数据融合技术在C3I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基本概念,进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