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风文化专题数据库建设的设想

来源 :中国·德清第三届防风文化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g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题数据库建设是信息化时代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项创新手段和重要途径,也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之一。防风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民族文化价值和典范意义,已经成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德清作为防风文化的源发地,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非常重视,一直在采取各种措施,实施保护、宣传。特别是召开了两次全国性防风文化学术研讨会,产生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对这些文献资源进行科学地归纳,建立防风文化专题数据库,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宣传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在非遗保护热潮下,各地纷纷掀起公祭热潮。德清二都的防风祭祀仪式就是其中一个缩影。面对地方公祭行为,北京大学高丙中先生认为国家对民间仪式的型塑和征用是国家与民间相互合作的“治理”模式的重要表现,并指出国家与民间的这种相互“承认”是共同体运作的重要机制。复旦大学葛剑雄先生则持批判意见,他觉得把祭祀当作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或民间信仰,可以继续存在,但只能由个人或民间社团进行,各级政府都不应参与。上述学者对当
夏禹时代生活在今德清县武康、二都等地的防风部落是湖州文明史的鼻祖。他们的祖先应该是100万年前生活今长兴、安吉一带的原始居民。苕溪是他们共同的母亲河,是湖州文明的摇篮。
安吉龙王山下深溪坞村,有远近闻名的大石浪。大石浪从龙王庙北山半腰沿着山岗汇集得大大小小的花岗岩石块足有两里路长。最大的石块有三间屋大,还有谷桶大小的、斗升大小的、横躺的、竖立的、歪斜的;圆的、扁的、粗的、细的、互相支撑着,形成气势磅礴的大石浪态势。石浪底下还有暗河,常年流水潺潺。针对这个大石浪的来历,在民间有一个关于防风王神耖治洪留石浪的传说指的就是这一奇景的来历。
晚清到民国时期,湖州孝丰县广苕地区,在每年上半年五月廿八,下半年九月廿八这两个城隍菩萨生日,要调长人会。这在当年当地是颇有名声的盛大庙会。调长人会的目的是为了纪念防风国国王防风王。防风王身大人高,为了纪念防风王,铭记防风王功绩,孝丰地界从前每年要出两回长人会,那个穿黄龙袍、戴黄龙帽的长人菩萨,就是防风王呀,四千多年过去了,孝丰的百姓也没有忘记防风王,而且龙王山深溪那边的大石浪,越来越有名,于是防风
自《国语》收录了孔子论“防风大骨”及“防风守封之山”那段话以后,二千多年来,古籍文献有不少有关防风的记载,但除汉代司马迁转载入《史记》,南朝梁任昉畴的《述异记》对防风的形象“龙首牛耳,连眉一目”及“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有所展示外,多为怪异之说,很少对孔圣人之说正面展开议论。“文革”后百废俱兴,也给防风文化的复兴带来了契机。第二次防风学术研讨会,再次引起了社
四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民,就活动和生活在包括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36500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内,与我们四千多年前的防风古国属同一区域;在这片肥沃和美丽的土地上,这些先民们辛勤耕耘,共享生活乐趣,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今天,笔者就以《历久弥新的防风神茶》为题,探讨防风古国茶的文化定位和历史价值。
何谓发展?顾名思义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挖掘拓宽,二是弘扬普及。防风文化也是一样。防风文化在4100多年历史进程中从小记到大叙、从传说到成文、从神话到现实、从研究到考证、从微观到宏观、从小议到阔论,都是开发弘扬的结果。随着文化大发展大好机遇的到来,防风文化的大发展已将成必然。笔者欲想在发展防风文化的大好时机中,发表些个人之见。作者认为:发展防风文化,必须从基础着手,注重开拓创新,与防风文化有因果关系
粮食产量估测对于国家粮食生产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南省为例,利用区域NDVI数据进行冬小麦产量监测研究。基于2000-2010年冬小麦生长关键期3-5月的MODIS-NDVI数据集,结合河南省18地市冬小麦生产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小麦产量和播种面积的时间动态变化特征,建立了基于区域NDVI的冬小麦产量估算模型。
会议
以大气探测卫星Aura上所搭载的臭氧观测仪(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传感器所得的SO2数据产品为依据,结合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重点解译了甘肃省兰州市区2009-2010年采暖期和非采暖期SO2空间分布情况.从总体上看,研究区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存在的SO2高值区域不同,采暖期SO2高值区主要存在于兰州市中东部,非采暖期主要存在于兰州市西部地区
会议
知道防风王故事的人不少,可知道防风树的人却不多。要知道“防风树”故事的来龙去脉,话还得从防风之死说起。在民间流传着防风王与防风树的故事。树以木为华。随着时代变迁,防风树慢慢改称为红枫树。至今还有人说,红枫树是防风氏的化身和象征。因为红枫树粗壮高大,身躯很像防风王。红枫树坚硬,也是防风性格的体现。说红枫树是防风树,既顺天意,又合民意,理所当然,第三声巨响,散了防风的骨架,也应验了“节骨车装”之传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