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吸附储存系统充气过程的动态模拟

来源 :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w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氢气吸附储存系统充气过程的动态模拟研究,说明了在充气过程中,储罐内温度场及压力场的变化规律,指出在储罐的入口处温度升高的程度最大,同时分析了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最后讨论了充气压力、吸附剂的导热系数对储罐内温度场的影响.
其他文献
太阳电池使用时一般都要求绝缘和防水,通常是封装成组件使用.对于小电流小功率组件(P<1W),我们称之为微型组件.与之相关的工作电流有低于设计值的情况,涉及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对于各方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给出一系列解决方案.例如降低串联电阻、提高扩散的均匀性等.并改进了微型组件制造商通常使用的模拟器的测量精度.
本文采用NaNO替代硼酸作为交联剂,对甲烷八叠球菌进行包埋固定化.该过程对细胞没有毒害.厌氧发酵的55d中,固定化小球不粘连、不溶解,并能保持较好的强度.固定化菌比游离菌具有更高的反应效率.
将汞溴红滴加在玻璃基底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了其H聚集体的形成.汞溴红吸附到TiO电极上以后,其单体的紫外吸收峰有明显的红移,—COO基团的红外振动峰吸收峰向波数大的方向移动,表明汞溴红与TiO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将敏化电极组装成光电化学池,不同入射光照射方向下的光电流谱也同样证实了这种相互作用的存在.
制备了汞溴红敏化的ZnO/SnO复合光电化学池.在最佳混合比例下,ZnO/SnO复合光电池在30W/m522nm单色光的照射下得到0.892mA/cm的短路光电流(I)和0.411V的开路光电压(V),从而得到4.64﹪的光电转换效率(η).与ZnO和SnO光电池相比,复合光电池的I均提高,而V小于ZnO电池的V.光电压谱表明,在复合光电池中,ZnO可能包覆SnO粒子,染料主要吸附在ZnO粒子上,
利用模板法合成了一种Pt-TiON-WO复合光催化剂.通过元素分析,SEM,XRD,紫外可见光谱对所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了结构分析.SEM分析表明得到的催化剂呈长方形块状结构,表面附有WO颗粒,而Pt则可能被包埋于二氧化钛内部起到模版作用而使催化剂颗粒呈现块状结构.与TiO相比,Pt-TiON-WO的紫外可见吸收峰红移至可见光区.在可见光条件(λ>400nm)下,以NaS/NaSO复合体系为牺牲剂,该
使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ECVD)在多晶硅片上沉积了氮化硅(SiN)薄膜,并测试了其成膜前后体内少子寿命的变化,发现生长氮化硅薄膜后少子寿命有了很大的提高,分析了其钝化机理.
本文报道了作者近两年来对p-on-n型GaInP/GaAs叠层电池的研究结果,重点介绍利用场助收集模型对GaInP顶电池进行的模拟研究工作和取得的实验结果.根据模拟分析,找到了影响GaInP顶电池光伏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了p-p-n-n型的GaInP顶电池结构,采用MOVPE技术制备了电池样品.实验结果证明,p-p-n-n结构的GaInP顶电池的光伏性能和采用这种结构的GaInP/GaAs叠层电池
应用溶胶-凝胶方法分别在ITO和Ti基底制备了纳米TiO薄膜电极,研究了两种电极在0.5molNaSO溶液中三种不同的光照射下的光电化学行为,Ti基底上的TiO薄膜电极比ITO上的TiO薄膜电极表现出更强的光电化学响应.
用P型微晶硅(Pμc-Si:H)或微晶硅碳薄膜(Pμc-SiC:H)代替非晶硅碳(Pa-SiC:H)作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窗口材料,可以显著改善电池TCO/P界面和叠层电池隧道结构的接触特性,提高电池的填充因子和转换效率.本文采用七室连续RF-PECVD系统,通过调节衬底温度及精确控制BH的掺杂量,制备出了电导率达到10S/cm量级,光学带隙大于2.2eV的优质P型微晶硅碳窗口(Pμc-SiC:H
根据国际GB/T 17409-1997《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中6.1.4,使用的太阳吸收比测试方法是将有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内玻璃管直接放在具有积分球的分光光度计上测量.由于通常的分光光度计都是针对平面样品设计的,用于圆柱形集热管测量的方法在1996年通过了专家评议,但根据多年测试的经验,这种方法必须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否则数据的可靠性值得考虑.本文主要讲述如何测量中保证数据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