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环境的回归与城市功能的整合--青岛近代历史城区保护的思考

来源 :第15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adong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历史城区保护的关键不仅在于历史环境诸多要素的完整回归,更在于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组织,唯有如此才能既保持完整的历史城市形态,又能使之良性运转,成为有机的整体.基于上述原则,文章以近代历史城市青岛为例,剖析了当前近代历史城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回归原有城市建筑、街区、景观、文化等历史环境元素,整合离散的城市结构功能的保护策略,并强调了建立科学有效的城市保护管理机制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历史文献,考察了南岳忠烈祠设计建造的历史背景,当时的社会政治、设计者以及建造情况.之后对南岳忠烈祠与南京中山陵进行对比,从选址布局、构成要素、建筑单体、装饰
近代以来,工业化生产的机制红砖通晚清洋务运动的自发引入和日、俄列强的外来输入两种方式揳入中国东北,标准尺寸的机制红砖与规格多样、手工作坊生产的中国青砖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哈尔滨文物建筑外饰面冻害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裂缝、酥碎和脱落三种形式,外饰面冻害的薄弱环节为雉堞、女儿墙、屋檐、线脚、雨棚、基础和落水管处.文章通过
在中国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上海这个以软土地基著称的滨海城市.开埠以后,外国建筑师和工程师将西方的建筑地基处理技术引入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是在特殊历史阶段下出现的,其建筑遗产中包含了丰富的模块化现象.本文引入模块化的概念,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就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建筑构件、建筑单体、建
通过近代图们江北岸渡船场及村落的分析,再一次研究近代朝鲜族的移居史,以建筑学的观点挖掘渡船场村落的选址与图们江的流线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自然规律,为以后江边村落的选
昂昂溪中东铁路建筑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及科学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田野调研、资料查阅等方式,阐述中东铁路建筑群的独特
近代建筑技术的转型虽然包含了中国原有的传统建筑技术的自我演变、发展、更新,但其根源与本质则体现为西方现代建筑技术的传入、融合、提升以及传统建筑技术遇到外力介入后
本文主要探索沈阳近代时期公园的发展背景,以及对沈阳近代公园的形成与发展阶段予以划定并总结其发展的特点.具体为各板块内公园独立发展,公园的发展属于“非进化论”的过程,从
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些历史建筑被拆除以给城市建设让路,对一些较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会进行复原重建,拆除和复原重建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本文以哈尔滨工人文化宫内院一幢中东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