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0年6月19日余江县遭遇前所未有的最强连续降雨过程,县城地区降雨量达402.4毫米,积水最深达2.5米,程度超过了1998年的特大洪灾.据县统计局统计,全县受灾范围14个乡镇(场),受灾人口32.8万人,洪水围困13.5万人,紧急转移人口12.9万人.农作物基本被淹,工业半数瘫痪,交通大部中断,全县直接经济损失30.96亿元以上.本文对这次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对农林牧渔业、水利设施、工业交通运输
【机 构】
:
鄱阳县气象局,江西上饶,333100 余江县气象局,江西鹰潭,3352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6月19日余江县遭遇前所未有的最强连续降雨过程,县城地区降雨量达402.4毫米,积水最深达2.5米,程度超过了1998年的特大洪灾.据县统计局统计,全县受灾范围14个乡镇(场),受灾人口32.8万人,洪水围困13.5万人,紧急转移人口12.9万人.农作物基本被淹,工业半数瘫痪,交通大部中断,全县直接经济损失30.96亿元以上.本文对这次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对农林牧渔业、水利设施、工业交通运输业、民用建筑、其他方面和群众生活的影响进行了调查,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的应急服务,同时就对重大天气气候事件思考谈了我们的浅见.
其他文献
利用中国1956~2008年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我国温度极端事件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霜冻日数和结冰日数明显减少,减少显著的区域集中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夏季日数和热带夜数明显增多,增多显著的区域主要在我国的中东部地区.同时日最高(低)气温的极大(小)值整体都是上升趋势,最高(低)气温的极大值在我国北方上升较明显,而在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有下降的趋势;极小值则在全国范围都明显上升,极端
由于受人员数量和业务素质的限制,对于县级气象部门,根据服务需要开发多种服务产品耗时、耗力、耗人,不利于进一步开展服务.市级以上气象部门作为上级直接领导,业务人员储备、技术条件、设施设备等都优于县级气象局,更利于服务产品的开发和业务指导工作.县级气象部门服务工作应以订正、本地化为主,这样既符合本部门的管理体系,省、市、县三级也能够产生较好的互动,利于服务的引深开展;又便于整合本省、市范围内的技术资源
2009年11月前半月,陕西出现了3次降温、降雪灾害性天气过程.这三次过程分别为月初1日-3日的寒潮天气,降温幅度陕北达到12℃以上,关中陕南在6~8℃;第2次为9日-12日的寒潮降温、暴雪天气,过程降温,陕北和关中北部达到14℃以上,关中和陕南达到10~12℃,全省大部分地方出现暴雪,陕北有部分台站24小时降水量突破11月份一日最大降水量历史极值,积雪深度普遍在10cm以上,积雪深度最大三原达2
本文论述了陕西省导线覆冰区划的技术方法.通过介绍气象站电线积冰资料、观冰站点导线覆冰观测资料的获取方法以及积冰的物理模型,论证了气象台站电线积冰观测与导线路覆冰观测的等效性.根据2007年1月-3月、2007年10月-2008年3月甘肃华家岭和宁夏六盘山两个地区10米、5米与2米高度、LGJ–400与LGJ–185导线(直径分别约为26mm与18mm)、杏园、北城铺、白石咀、瞭望台、保石梁、永寿梁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民生工程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举措.校舍的防雷安全是校舍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中小学校的防雷安全不容乐观,存在较大隐患,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加强防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微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伴随着雷电产生的雷击电磁脉冲和静电感应,对这些微电子设备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致使雷电造成的灾害程度和范围日益扩大,对电子、化工、能源、医疗、电力、通讯、银行等各行各业造成极大破坏.本文结合雷电灾害应急管理实际工作的新特点,分析雷灾应急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性,提出树立危机意识、注重预防、加强整治、宣传教育等措施和建议.
收集了湖北省1961-2005年76个站点的逐日温度数据,选择其中通过均一化检验的15个站点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湖北省年极端高温的阈值分布、发生频率、强度变化及对区域性增温的响应.研究表明:湖北省极端高温阈值、年极端高温发生频次与海拔高度相关性较好,极端高温发生频次呈东西减少、中部增加的趋势;极端高温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一致性较好,江汉平原及东北部易出现极端高温事件;东部的极端高温强度较强,西南部较
以湖北省历史暴雨灾害资料为基础,筛选、确定暴雨灾害个例,采用正态概率密度函数、区间平移和欧氏距离函数等方法,构建湖北省5-9月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强度等级、可能产生的灾情损失值风险预估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区域性暴雨强度等级风险预估的正确率达到66.7%,对受灾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风险预估的正确率分别达到62.5%、55.6%,但对直接经济损失的风险预估效果略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气象灾害频发、极端天气频现,人们越来越渴望得到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特别是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因气象信息闭塞,经常受到气象灾害的侵袭,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使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的人们看到了曙光,而作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系统暨气象预警(接收)发布机的投入建设使用,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气象信息闭塞的问题,为及
通过对江苏省南通市气象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分析评估,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急工作提出的新需求,找到制约南通气象应急管理工作发展的瓶颈和差距,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同时研究探索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部门联动应急机制,把气象应急作为切入点,不断将气象部门的应急工作更好地融入政府,服务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作出本部门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