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时土壤含水量的地质灾害预报方法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977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连续15天降雨资料计算土壤含水量Pa,实时反映土壤水分变化.当土壤达到最大含水量(IM=100mm)时,可以作为地质灾害预报起报条件,当预计还将出现大到暴雨时,可以发出较严重的地质灾害预警等级报告,通过事例发现山区当日降水大于120mm以上时,(Im上限值)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利用土壤含水量IM比单纯降雨量有提前几个小时的预报时间,物理意义明晰.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以下简称3S技术)的支持,以SPOT影像为遥感信息源,结合地面样方调查、地面定位数据分析以及其它资料进行新疆作物种植面积估测的综合研究.首先简述了利用GPS数据进行遥感影像几何纠正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点,重点研究
利用FY2C卫星云图及定量资料(0LR、TBB等),对2005年7月20~24日台风"海棠"登陆造成河南省大范围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归纳本次强降水过程中的一些特点,包括雨带位置、水汽输送、强降水落区等;结合大气环流形势演变和影响系统得出河南省台风暴雨发生、发展、移动的规律,为今后卫星定量资料在河南台风暴雨监测预报中的应用方向提供了参考.
本文采用新版本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进行小尺度山谷群地形对水汽输送影响效应敏感试验.控制试验(细网格地形试验)较好地模拟了1998年夏季高原周边区域降水过程变化;但其地理分布模拟存在一定偏差;揭示了高原周边区域整层水汽输送特征以及高原南侧、东部边缘整层水汽分布强非均匀特征,模拟结果与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一致.粗、细网格地形尺度影响效应试验描述出高原复杂山谷群小尺度地形
对太原机场的一次强对流风暴进行多普勒雷达探测,跟踪了这次对流风暴由多单体雷暴到飑线雷暴再到多单体雷暴的演变并在行进路线上造成两次下击暴流的过程,并对其间形成的弓形回波特征进行深入分析,证明了对流风暴的中层辐合、反射率因子核心的重心下降以及出流边界导致的NBE(弱窄带同波)的发展是地面雷雨大风天气预报的重要判断参考.
当机场上空有CB云时,对航空飞行安全及地面保障设施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CB云的判别方法对航空气象的安全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多年的观测经验,结合相应天气学原理,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从降水性质、云层的亮度变化、云层下FN云的移向移速及气象要素的变化等方面得出判断CB云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为民航气象观测的准确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通过对自动观测仪RVR、MOR、VIS等数据的监视,实现了对夜间能见度的准确监测,突破了夜间目视的局限性,同时,通过资料显示,地理地域特性对能见度的影响不可忽视.
本文利用历史天气图资料及福州区域(含福州机场)气象要素资料,通过对1981~2003年共23年影响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的热带气旋路径进行统计和分类,找出影响各类热带气旋活动路径的环流形势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热带气旋路径突变的规律,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预报方程,供短期预报参考.其中将热带气旋的突变路径归纳为:左折型、右折型、折线型三种类型.经2004~2005年检验试用,预报效果较好.最后,本文对给
介绍了一种新型气溶胶监测激光雷达(Infrared Lidar,IRLidar)的总体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功能,给出了触发控制选择、几何重叠校正、水平测量和斜程测量等结果,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实验数据表明该雷达性能优越,结果可靠.该雷达适用于气象和军事等应用领域.
通过对自1964年以来冀中廊坊市7次典型洪水的气象特征分析,得出:廊坊市典型洪水主要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40天内;上游泄洪及暴雨自产径流是廊坊市典型洪水的两种主要类型;台风影响下的河北省暴雨天气是廊坊市洪水发生的主要水源;针对廊坊市洪水发生的特点,将防御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实现汛期雨洪资源化是补充廊坊市水资源的科学途径.
利用石家庄CINRAD/SA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风廓线等产品,结合高空、地面天气形势,对2005年6月10日发生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的一次飑线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太行山地形对这次飑线天气过程演变的影响,初步总结了河北省中南部地区飑线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对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识别和预报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强对流天气的方法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