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影像组学鉴别前纵隔囊肿和B1型与B2型胸腺瘤的研究

来源 :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_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于CT 影像组学模型在鉴别前纵隔囊肿和B1 型B2 型胸腺瘤中的价值.2019 中国肿瘤学大会1420方法 2010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回顾性收集我院经手术常规病理证实为前纵隔囊肿和B1 期与B2期胸腺瘤的患者94 例,65 例作为训练组,29 例作为验证组,根据手术常规病理结果分前纵隔囊肿53 例,B1 期与B2 期胸腺瘤41 例,分别对目标病灶术前的纵隔窗平扫期和增强期的CT 图像进行高通量的数据采集,提取平扫期和增强期各180 个特征参数,利用ANOVA+KW 检验、单因素逻辑回归、相关性分析(去冗余r>0.9)、LASSO 回归对特征参数降维,多元logistic 回归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采用ROC 评价模型诊断效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解剖性肝切除术对肝细胞癌(HCC)合并微血管侵犯(MVI)的预后影响。方法 收集2009 年 12 月-2012 年12 月因肝细胞癌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脏外科行根治性手术治疗198 例病例,根据2015 版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对MVI 进行病理分级,分为M0 组、M1 组(低危组)和M2 组(高危组),比较解剖性肝切除和非解剖行肝切除对每组患者的预后影响。
目的 肺转移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并不十分罕见,手术切除肺转移灶也得到了治疗指南的推荐。但是,手术切除范围以及是否需要进行淋巴结清扫一直是许多研究关注的内容。本文将针对这两方面进行探究,期望能对肠癌肺转移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为无痛性静脉治疗方式,穿刺风险低、留置安全性高、维持时间长,为需要长期接受静脉输液特别是化疗患者提供了新的途径,探究对恶性肿瘤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患者予用基于循证医学的预警性护理对并发症的控制作用。方法 将控制PICC 置管期间并发症作为目标,通过查阅文献、检关键词等方式收集专业资料,结合患者肿瘤类型、个人临床经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
目的 探究康复训练用于鼻咽癌放疗吞咽困难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本科室2018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间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92 例,将其随机分对照及观察组,各46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康复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吞咽及张口功能、护理满意度差异。
目的 研究SPERT(spermatid associated)基因沉默后对裸鼠体内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使用RNA 干扰技术沉默人结肠癌细胞RKO 中的SPERT 基因,采用PCR、Western Blot、IHC 免疫组化、TUNEL 法等实验技术方法;在既往细胞学工作的基础上,饲养BALB/c 裸小鼠进行体内成瘤模型实验。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肿瘤体积、重量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IHC 检测
目的 我国护士的整体工作满意度处于较低水平,肿瘤科护士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肿瘤外科患者的病情相对较重、围手术期工作复杂、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在面对垂死病人时需要及时为病人提供积极的生活治疗和心理情感支持,具有较大的压力,这将会影响到护理服务的质量以及工作的效率,进而影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本研究通过了解肿瘤外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来分析其影响因素。
目的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治疗及干细胞治疗等效果均不理想。近年来肝癌的免疫治疗被认为有好的发展前景。本研究旨探讨单次高剂量照射后的肝癌细胞作为疫苗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目的 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仍为最难治疗的肿瘤之一,5 年生存率小于35%。其中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恶性神经系统肿瘤,采用现今最优综合治疗方案平均生存期仍不超过2 年。胶质瘤化疗效果有限与胶质瘤的广泛耐药具有密切关系,而大量文献发现化疗耐药与肿瘤缺氧微环境相关,因此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在改善局部肿瘤组织缺氧同时是否可以逆转肿瘤耐药表型?
目的 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的一线治疗通常选择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该方案对于晚期一线患者有效率较高.但部分患者进展迅速,部分患者可获得较长PFS.其内在机制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和肿瘤免疫微环境与治疗疗效或预后相关,但目前仍缺乏外周血T 细胞受体(TCR)免疫组库与晚期初治肺腺癌治疗疗效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