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液监测的计算机辅助磨粒识别

来源 :第一届全国诊断工程技术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20091234567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磨粒识别是铁谱技术的重要分析方法,它是通过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来实现的。由于它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分析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以致影响分析的观察速度和准确性。该文阐述利用计算机技术识别磨损微粒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介绍计算机辅助磨粒识别专家系统的设计及主要内容。
其他文献
强度理论作为岩土工程设计准则,在岩土工程分析中有很重要的影响。采用不同强度理论的分析结果相差很大,说明强度理论在岩土工程分析中的重要性。不同强度理论所造成的不同结果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工程实际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西安青龙寺原状黄土的强度理论的实验验证和黄土高路堤的安全系数分析,探讨了统一强度理论以及结构统一解中的统一强度理论参数b的选用。
传统的土的弹塑性模型都是基于应力空间建立,难以建立基于应变空间的应力应变关系。借鉴广义位势理论和多重势面模型,可以把目前大多数的弹塑性模型转换到应变空间。本文讨论了本构模型之间的一致性关系,应变空间模型的研究有望为本构模型和数值计算提供新的视野。介绍了基于三轴试验曲线拟合的简化的多重势面模型,这种模型具有与目前土工数值计算中常用的邓肯-张模型和沈珠江模型完全相同的参数。
为了解膨胀土在增湿过程中膨胀变形的变化规律,本文在压缩仪上对膨胀土进行了增湿变形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初始干密度的试样在自由浸水过程中,膨胀率随含水率累积增加量的变化规律符合双曲线规律,浸水变形稳定后,对其进行加压压缩,各试样膨胀率变化随着垂直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其膨胀率与压力的关系呈双曲线规律。同种试样在不同压力作用下分级浸水试验中含水率的累积增加量与膨胀率的变化规律基本符合二次曲线关系。不
本文在边界面塑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以描述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结构性软粘土力学特性的各向同性弹塑性模型。通过在本构方程中引入表征土体结构件损伤内变量的方法,将软粘土结构损伤与累积塑性应变的发展联系起来。同时,在映射准则的定义中采用映射中心可移动的方法,以反映土体在卸载再加载时的弹塑性。通过对典型结构性粘土循环三轴试验结果的模拟,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强度准则是一个力学基础理论。本研究通过对比实验现象与强度理论,指出材料的破坏形式取决于应力条件与材料的性质,并讨论了强度准则需遵循的力学依据及其检验标准,分析了金属和岩土材料的强度准则,分别从能量和应力的角度推导了金属Mises准则,详细介绍了最近导出的岩土材料三剪能量屈服准则及其相应的Drucker-Prager准则,表明无论强度条件以何种形式表示,它们的实质与结果都是一致的,并对当前常用的各种
一般重塑土体的变形常和孔隙水压的消散过程密切相关,天然未干扰结构性软土则表现出不同的特性。由于初始土体结构的存在,软土即使在空隙水压力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明显的沉降。这一现象最近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柏理纳镇附近的一个试验性路基的监测中得到证实。本文使用一个结构性土体模型和有限元模拟对初始结构对软土地基沉降的影响进行研究。该结构性土体模型基于各向同性/运动硬化和剑桥模型,使用多个屈服面来考虑
剪胀性是砂土本构模型一个关键问题,基于热力学定律得到的能量耗散方程,使得砂土的本构理论更加严谨。本文在热力学的基础上引入应力路径修正函数和基于相变线的状态参量,建立了一种砂土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能够描述砂土的剪胀特性,能够模拟排水和不排水情况下砂土的变形特性,即能反映松砂剪缩,密砂先剪缩后剪胀的特性。
相变,临界状态破坏和流动液化是颗粒材料常见的力学特性。虽然通常认为土体破坏时具有相同的内部结构,但是不排水试验结果却显示砂土破坏时的最终状态不一定落在通常定义的e-p平面的唯一临界状态线上。在不排水试验,尤其是三轴拉伸试验中,松砂通常会达到一种被称为流动液化的最终状态。此时土体平均正应力近似为零,强度也很低,液化时土体的e-p状态点不在通常定义的临界状态线上。本文通过微观研究,说明了土体液化时的状
本文介绍一个描述砂土流动的运动参数平均纯转动率即APR,并由其推导出另外两个张量:变形率张量 dij及一个将APR和自旋张量Wij统一起来的运动张量Wij。将上述两个运动张量与原有的统一双滑移塑性理论联合,得到一个新的描述砂土流动的双滑移转动率理论即DSR2理论,并用蒋明镜等编写的二维离散元程序对本理论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本理论所预测的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阐述了作者关于“设备诊断工程学科是否成立?”“设备诊断工程学科地位体系是什么?”等问题的学术观点。同时强调“故障机理”“事故报警与剩余寿命预测”“诊断参数的筛选”“判据的建立”等方面研究的必要性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