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蝽田间种群消长动态的研究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k710867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海南省儋州地区荔枝园的系统调查,探明了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及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两年间荔枝蝽各虫态的种群消长趋势,分析表明该虫在荔枝因为害高峰期发生在2~4月及6~7月间。其中荔枝蝽产卵高峰期为4月17日(2005~2006年)与2月27日(2008~2009年),若虫高峰期为3月20日(2005~2006年)、3月28日、4月3日与6月27日(2008~2009年),成虫高峰期为4月17日(2005~2006年)及7月11日(2008~2009年)。
其他文献
通过调查,明确了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区域及为害现状,种薯带菌是马铃薯晚疫病的主要初侵染源,中心病株或中心病区的形成是病害流行的可靠预兆,7~9月份降水是病害发生的决定因素,种植密度、施肥水平、播期、栽培方式对病害的流行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工作基础薄弱,有待加强。
就山西省晋东南黄瓜主要种植区黄瓜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来自8个种植区的50个黄瓜灰霉病菌株对腐霉利的总体抗性频率为92%,其中敏感菌株4株,低抗菌株22株,中抗菌株23株,高抗菌株1株,无特高抗菌株。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苜蓿茄腐镰孢(Fusarium solani)的毒力.结果表明:10种供试药剂对苜蓿茄腐镰孢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强,其中以2.5%咯菌腈悬FS的毒力最强,其EC50为mg/L;70%甲基托布津WP、50%施菌克WP、50%多菌灵WP、75%百菌清WP、50%扑海因WP、45%敌磺钠SP、70%甲基硫菌灵WP、80%代森锰锌WP的毒力依次减弱,EC50值分别为0.402
本文对“实践八号”卫星搭载水稻空间诱变稻瘟病的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践八号”卫星搭载水稻产生一定程度的空间诱变稻瘟病抗性变异,空间诱变可有效改良优良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且抗性变异效应因不同品种(系)及不同诱变株系而异。
目前,已在广州、汕头、肇庆等地番茄、番木瓜、朱槿、黄秋葵等作物和杂草上发现双生病毒病。为了明确引起广东双生病毒病的病原,本研究对分离自各种病样的病毒代表分离物基因组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番茄黄化曲叶病是由广东番茄曲叶病毒、广东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或台湾番茄曲叶病毒单独或混合侵染所致;朱槿曲叶病和黄秋葵黄脉花叶病均由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侵染引起;番木瓜曲叶病毒是由广东番木瓜曲叶病毒侵染引起。
抗凝血灭鼠剂是目前控制鼠害的主要药物,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抗凝血剂灭鼠,导致鼠类的抗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困扰鼠防工作的开展。本文论述了国内外鼠类抗药性的发生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延缓鼠类抗药性以及鼠类对抗凝血剂产生抗性后的治理对策,对于持续有效地控制鼠害、满足国家防灾减灾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线纹折麻蝇成虫在内蒙古见于5月下旬至10月中旬,以三龄滞育蛆越冬。线纹折麻蝇寄生寄主多种草原蝗虫。在本区域调查的13种蝗虫中,可被寄生的有8种。寄生蝗虫体内的幼蛆存活在蝗虫胸腔部位,不损害寄主的主要脏器和肌肉,但影响蝗虫活力,导致蝗虫孕卵粒数量降低,寄生数量多可造成蝗虫死亡,但对当代蝗虫种群数量影响不大。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 Lamarck)是水稻等作物生产上重要的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在东南亚各国、中国南方广大水稻种植省区扩散迅速、危害程度不断上升.如在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可造成水稻产量损失10% ~ 90%,在中国以广东、广西发生危害重,水稻秧苗受害率可达20%~40%,重的受害率在50%以上;在浙江以东南部稻区发生危害重,以浙江温州为例,福寿螺危害水稻成为突出问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 Lamarck)是一种入侵中国的农业外来有害生物,是农业植物保护检疫和卫生防疫的重要防控对象.在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下,几年来我们应用GPS、GIS和RS的“3S”高新技术,对外来人侵生物福寿螺在浙江省入侵扩散、区域分布与监测预警预报进行研究,初步取得以下新的进展:①建立了实时的以福寿螺为主的农业重大生物灾害发生动态区域分布的地理信息系统,并以多
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I(mt DNA COI)近年来广泛作为DNA条形码( DNA barcoding)标记.最近研究表明,由于线粒体假基因(Nuclear mitochondrial pseudogenes,Numts)的存在和Wolbachia等属内共生菌的影响,对线粒体的应用造成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