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教育专题史论丛》概要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四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co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教育史是中国教育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逐渐深入,涉猎领域更加广泛,成果日益丰富.人民教育出版社近年来出版了一系列中国近代教育史教材和图书,就是这些研究成果很好的转化和呈现.《中国近代教育专题史论丛》是其中较为集中的系列,各卷从不同方面分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展示了多彩的教育形态,总结了经验教训,为当今教育的更好发展提供了借鉴,本论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丛各卷从不同的视角,围绕不同的主题,分别对中国近代教育的不同方面进行了具体、深入的研究,反映了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艰难、曲折,也呈现其多彩、鲜活的一面,总结了经验教训,提出了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建议,因此各专题研究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指导价值,而且本论丛各卷史料丰富,论理深刻,学术含量高,既是高水平的学术著作,也是很好的研究性教材。本论丛的出版,为人们更好地认识、学习中国近代教育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推动研究的深入,对高等院校教育专业教材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另外本论丛为年轻的中国教育史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例。
其他文献
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工作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职业学校的具体情况设定对应的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机教学方法的适应性和整体教学效果.并提出了提高学校师资水平,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理改革考核机制的提高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水平的策略。
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把握思想品德教育时机,正确地进行德育渗透,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基于此问题,文章提出了利用语文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利用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利用作业评改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教学策略。
通过院校合并,高校布局得到了合理调整,部分院校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高校资源利用率得以提高,这是高校合并带来的积极影响,但在合并办学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大学合并后管理上面临的问题,以及大学合并后文化融合上面临的难题。西南联大办学成功的原因众多,对其进行分析可概括为三个支持系统,分别为外部动力系统、理念支持系统和制度支持系统。其中,政府推动是联大成功办学的外部动力,共同的办学理念是联大成功办学的根
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30年来,一批卓有成效的现代书院应运而生,书院传统日益引起社会关注.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继承与传承书院资源与传统成为中国部分高等院校发展中的选择;基于通识教育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高校"住宿书院制"试点也如火如荼;顶尖大学参与全球高等教育竞争的精英教育项目的书院传统,蕴涵着浓厚的中国诉求和中国属性.在当代书院复兴浪潮中,中国古代书院传统正以继承、传承、衍
圣约翰大学是一所由美国圣公会所创办的教会大学,长期以来对教会大学的研究讳莫如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于教会大学的研究逐渐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但是对于圣约翰的教师群体研究甚少,本文试从圣约翰教师群体的受教育水平、教学特色、师生关系及其评价进行分析,以期看到圣约翰教师群体的整体面貌.
中世纪大学教师资格制度主要由执教权和就职礼组成.大学和教会为争夺教师资格控制权展开了长期艰苦的战争,这是一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斗争、磨合、妥协的历史.中世纪大学教师资格制度对学术发展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为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留下有益参照,并运用分权制衡理论讨论中世纪大学的教师资格制度。
胡适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学者,教育家,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和管理工作,有着丰富的高等教育管理经验.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公学校长和北京大学校长.他坚信"教育救国"理念,坚持教育独立原则.在大学层次设置、学术研究、教师聘任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至今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仍不乏借鉴意义.
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高层次人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提升其质量除了以建立体制、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加以保证外,让博士研究生养成其内在优良品性至关重要.诸如,视恪守学术的真诚如同生命;在宽厚知识基础上善于独立思考;成熟和成长过程中凸显中国特色等.此外,在招生制度、培养环节、学位论文的撰写与答辩、导师的遴选与指导等方面,于学习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也
世界上还没有哪个民族能像德意志那样,为人类造就初那么多饮誉世界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但是,在1933年后,德国大学却逐渐衰落,它的科学之王的地位是如何陨落的呢?本文选取较具代表性的几个时段,对德国大学的发轫、兴盛、危机和衰落做一番述评。分别为第一篇:“春色满园关不住”——中世纪以来德意志大学的崛起;第二篇:“山登绝顶我为峰”——柏林大学模式;第三篇:“别有幽愁暗恨生”——魏玛共和国时代洪堡教育理念的全
大学组织变革,尤其是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并没有改变大学组织的非营利性.大学知识生产的专业性、自主性、创新性和教师的劳动特性、工作性质决定了大学组织与生俱来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也决定了大学组织的非营利性.作为信息不对称的大学组织,关心长期效益,建立声誉制度至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