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思维按其逻辑属性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二者在中医临床中都有大量应用.其中逻辑思维是符合事物之间关系的思维方式,所以得到广泛地认可;而非逻辑思维是指不按一般逻辑思维的特殊思维方式,由于其特殊属性,导致其不被大众所重视.其实非逻辑思维在中医诊治疾病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医诊治疾病过程中,可以运用到多种思维方式,既有以辨证论治为主的逻辑思维方法,又有以直觉灵感为主的非逻辑思维的应用,也有二者
【出 处】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八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按其逻辑属性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二者在中医临床中都有大量应用.其中逻辑思维是符合事物之间关系的思维方式,所以得到广泛地认可;而非逻辑思维是指不按一般逻辑思维的特殊思维方式,由于其特殊属性,导致其不被大众所重视.其实非逻辑思维在中医诊治疾病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医诊治疾病过程中,可以运用到多种思维方式,既有以辨证论治为主的逻辑思维方法,又有以直觉灵感为主的非逻辑思维的应用,也有二者同时应用的时候。而具体运用何种方法,则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而非逻辑思维在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的应用,使临床诊断更加灵活多样。如情志疗法应用广泛,不仅适用于使人情绪激动而治疗疾病的情况,有时也可以用情绪疏导的方式治疗疾病。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法起效的时候,使用情志疗法,可以开阔思路。即在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有时按理论进行处方用药,却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这就需要医生跳出思维的束缚,大胆想象,或许只需要较少地变动,问题就迎刃而解。对疾病理解透彻,药物性味把握得当,有时不必按常规的方式辨证施治、处方用药,仅运用很少的药物,就能将疾病治愈。其实,非逻辑思维的应用方式还有很多,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选择。可以看出,非逻辑思维具有逻辑思维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今以逻辑思维为主导的思维模式大环境下,非逻辑思维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可以为中医理论及临证创新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将中医理论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其灵活性大大扩充了中医临证治疗的思路与方法,有利于中医理论与临床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中医各科诊疗效率与诊治水平。
其他文献
川派中医是中医学众多的地方医学学派之一,近年来有关"火神派"的讨论十分活跃,其学术特色从医家及学科特点进行总结的资料也开始增多.四川独特的地理位置、山川气候特点以及文化背景,应是产生川派中医最重要的自然和社会基础,是形成川派中医特色更深层次的地域环境因素.四川多元化的地理环境和多雨潮湿的气候特点,对四川中医药的发生发展和医家用药特点带来显著的影响。四川医家一方面擅用辛温发散温阳除湿药物,处方药猛剂
昆山素为江南名邑,历代文人著书立说,蔚然成风.又因昆山医家中儒医占比大,文化程度较高,故能注重医疗技术、实践经验与心得体会的总结,并从理论上加以研究阐述,推动了医药著作的撰写,从而促进了医学学术经验的保存、交流和传播.据志书史籍等文献记载,自宋代以来,有医著100多部,其中不乏杏苑名著,涵盖基础理论(含内经、伤寒、金匮、温病)、诊断、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肿瘤科、针灸、推拿、气功、养生
张元素,字洁古,易州(今河北易水县)人,宋金时期医学家.宋金时期,社会方面战乱频繁,外感热病盛行;文化方面“宋学”注重考据,怀疑批判精神、勇立新说的学风与理学、运气学说等对当时的社会都有较深刻的影响,运气学说在医学界蔚然兴起。张元素有感于金代北方外感热病盛行,内伤杂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以解除民众疾苦为己任,继承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在“宋学”注重考据、勇立新说的学风影响下撰著了《医学
嘉定中医历史悠久,仅见于历史典籍中的历代名医就有近百位.近现代更是名医辈出,形成了具有传承谱系的中医学术流派,如郑氏妇科、政氏外科、陈氏儿科,出现了张山雷、陆瘦燕、朱春霆、吕炳奎等中医名家.近年来,虽然中医传承得到了大力扶持,但嘉定区近代出现的中医名家宝贵中医经验传承仍缺乏有效保护和传承,部分嘉定区中医名家、学术流派经验逐渐失传。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仅陈氏儿科传承相对良好。郑氏妇科因郑志洁医师高龄、
文章对朱良春老师中医学术传承和思维创新进行探讨。朱老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不治之症’,而只有‘不知之症’。”朱老认为,“证”与“病”是一种因果关系,具有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两者相结合,则是为创造新医药学派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合理的思路与方法,也成为中西医结合的重要途径。朱老临床孜孜以求的是“疗效”二字,所以他“博采众方”。朱老认为,创新不能背弃传统,不能丢了特色。而中医的特色优势,主要表现在天人合一
清代医家李学川探析《内经》《针灸甲乙经》所载经络理论,引用经典原文及名家注释以阐述针灸要旨,参考辨证论治思维模式,并加以阐释,于清嘉庆二十年(即公元1815年)撰成《针灸逢源》一书.其书不但"特揭经脉刺法诸篇",更是对灸法做了详尽论述.据统计,对于外科病证,李氏用灸法治疗,其病种可达20余种,不仅用于常见外科病证如瘰疬、疝气等的治疗,对于许多疑难病症,《针灸逢源》也搜集了历代医家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方
笔者专业儿科,今试据近代龙砂医学流派著名医家章巨膺"宋以来医学流派和五运六气之关系"之说和业师顾植山教授"中医学术流派与五运六气"等相关研究成果,从小儿痘疹为语端来论中医儿科流派产生的原因及宋以来中医儿科学术流派和五运六气的关系.儿科寒温两大学派肇始于宋钱乙、陈文中两家,然其于痘疹而论,两家观点更是泾渭分明。后世评骘钱陈两家得失的医家名流很多,但基本都如清陈复正《幼幼集成》“钱董治痘用寒凉馱下之法
《内经》理论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是指导临床的大法,临床运用更要领会其精髓所在。文章就其中有关条文秉己所悟,指导应用临床的体会略以举隅.“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此语强调了阳气的重要性。阴阳之论,是为大道,而用于临床,则为常道,无论诊病施药,先以阴阳之辨,再以表里、虚实、寒热、脏腑之分,方能执简驭繁。“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语出《灵枢·五音五味篇
武威汉代医简出土至今已40多年来,各个学科的学者对其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仅从医简临床研究方面入手对理、法、方、药研究作以概述。在中医理论方面,反映《伤寒论》前临证思想,首提“活血化瘀”思想,己显辨证先声。医简共收载中药100余种,内有80种见于《神农本草经》。该医简首载治疗麻风病的方药,最早记录酒的药用价值,最早记载使用蜂蜜做为配制丸剂的赋形剂,创立方药剂型。另有临床实践证明,医简所载方剂现代
中医文献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特质。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中医文献研究拓宽了思路,除传统的中医文献整理研究之外,还致力于中医药文献的学术、临床精华与世界医学体系接轨的研究。中医文献研究不仅能够丰富和完善学术思想体系,还能为现代临床实践提供必要的诊疗方法和用药规律,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同时,当代中医文献研究为今后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用新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学术经验的总